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7篇
转眼间忙碌的工作又结束了,又到了我们写工作总结的时候了,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需要用到工作总结的情况越来越多了,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7篇,供大家参考。
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篇1
为切实加强我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全校师生饮食安全,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我校根据县药监局、教体局食堂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对我校食堂食品安全进行了扎实的自检自查,现将我校食堂食品安全自查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要求,我校从食品安全管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环境卫生、健康证明、索证索票管理、加工制作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八个方面进行自查,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并认真进行了整改。
(一)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整治工作机制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食堂自律与强化监管、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结合起来,将宣传教育贯穿始终、完善制度贯穿始终、落实责任贯穿始终、检查指导贯穿始终,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具体工作
1、自查了学校食堂是否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认真核查学校是否将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对食堂是否有管理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2、自查食堂是否具有餐饮服务许可证。认真核查学校食堂许可证是否过期,是否存在超范围、超能力经营问题。
3、自查学校食堂环境卫生是否整洁。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做好传染病防控措施,认真核查了学校食堂环境是否定期清洁和保持良好;是否具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孳生条件的防护措施;是否具有足够的通风和排烟装置。
4、自查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是否有效。认真核查是否具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和措施;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健康合格证明;健康证明是否有效;是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当从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时,是否及时将其调整到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
5、自查食堂索证索票和食品添加剂等制度是否落实。认真核查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验收,是否具有进货台账,库存食品是否在保质期内,原料贮存是否符合管理要求。重点检查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是否存在国家禁止使用或来源不明的情况,严查食用油脂、肉、米、面、蔬菜、调味品等大宗食品及散装食品的进货渠道和索证索票情况。认真核查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采购和使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严查是否存在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行为,是否达到专店采购、专柜存放、专人负责、专用工具、专用台账要求。
6、自查饮用水卫生管理措施、食堂清洗消毒是否到位。以供水设施卫生状况及饮用水水质情况为重点,认真核查学校食堂是否配备有效消毒设施;消毒池是否与其它水池混用,消毒人员是否掌握基本知识;餐饮具消毒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7、自查食堂加工管理制度是否落实。认真核查原料清洗是否彻底,粗加工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生熟分开,是否存在交叉污染,四季豆、豆浆等是否烧熟煮透;是否违规制售冷荤凉菜和豆角行为,操作人员是否佩戴口罩;严查是否按规定留样,是否具有留样设备,留样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深入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培训,认真组织后勤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要将相关资料整理、保存好,以备检查,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饮用水和传染病防治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二是认真开展全面排查。组织本校的相关人员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排查,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
三是切实加强食品安全事故防控,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监督检查。按照职责分工继续将学校食堂作为食品安全事故防控的重点,采取措施,排查隐患;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结合传染病防控、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等监管工作,及时发现风险隐患,督促排查,降低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害,提高防控水平及应对能力。
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篇2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在我校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提高全校师生参与食品安全的意识,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全校开展了食品安全教育活动。经精心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掀起了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高潮,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总结如下:
一、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全体行政和班主任为组员的“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领导小组。
通过精心组织,方案周密,提高了全校师生对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认真制定计划、任务落实到人、责任到位,确保了活动顺利开展。
二、在“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期间,我们我校做到了“五个一“,即:上一节食品安全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课;召开一次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办一期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
三、活动期间,通过在校门、教学楼等区域悬挂横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营造“保障食品安全,建设和谐校园”的.良好氛围。
四、通过开设健康教育课、食品安全主题班会、宣传栏向广大师生介绍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如:《如何识别真假商品》、《如何做到健康饮食》、《各种有色食物对补充微量元素的特效》、土豆变绿不能吃、豆荚半生吃了中毒等知识,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食品安识的全面宣传教育大会,引导学生科学饮食。
五、我校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预案,我校设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校长室。发生重大事故时,知情人要在第一时间向我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我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要立即向我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由我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决定启动中心应急救援预案,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汇报的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地点、事故性质、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展趋势等。发生重大事故后,我校要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在第一时间向我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我校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程度,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指挥调动相关机构实施抢救。
六、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师生饮用水的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把好源头食品卫生安全关。主要采取如下几点措施:一是把好我校二次供水的水池、各处室饮水机和各班级饮水机要注意做好消毒,龙头设备完好无损,并定期清洗消毒。二是通过宣传教育、监督管理,禁止学生乱吃乱喝。
七、对我校校门口的小摊点,联合城管局行政执法大队对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的违规经营小摊点,积极配合坚决取缔。同时,教育广大学生少吃零食,不吃“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
通过“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普及了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强了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全校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篇3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良好习惯养成的花园。为了能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根据陕西教育厅陕教基【20xx】28号文件《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我们幼儿园积极开展行动,查找我们幼儿园存在的问题,现在将工作总结如下。
1、我们幼儿园不开展汉语拼音教学。不对幼儿进行汉语拼音认读书写教学,不对幼儿留汉语拼音认读作业。
2、我们幼儿园没有接受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入园推销幼儿汉语拼音教学材料和教辅材料,不要求家长购买任何幼儿汉语拼音教学材料。
3、小学开足汉语拼音课时。我校一二级严格按照《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及教科书规定教学内容,在1-2年级开展汉语拼音教学。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不随意减少课时,不加快课程进度。
4、小学教学能保障汉语拼音教学质量。
我校一二年级通过教材使学生学会了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学生们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的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一二年级的孩子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一年级下下学期和二年级的孩子能够认识大写字母,熟记《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5、我们学校严格执行小学免试入学制度。只要年满6周的孩子全都免试入学,从来没有通过考试汉语拼音或者其他形式的证件的方式入学。
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篇4
我园接到市教育局和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精神后,我园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首先是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了认真督促检查和整改的意见。立即召开幼儿园学前班负责人会议,认真学习文件精神,通过学习与会人员更新了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学前教育理念。会后要求教师一起对广大幼儿园家长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方式,使他们充分明确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园、科学保教的重大意义,从思想上彻底更新学前教育观念和理念。我园对幼儿园“小学化”办学现象进行深入的督查,从使用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着手一一与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相对照。
一、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有“小学化”教学现象。
2、个别家长要求我园对学前幼儿教育进行“小学化”教育。
二、整改措施
通过自查我园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将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保教工作。
2、坚持科学的育人方式,努力创设充满童趣的生活、活动环境。
3、加强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
4、营造温馨、和谐的育人氛围。
总之,我园经过认真自查,至今在本园没有发现保育教育“小学化”现象,今后我们仍将以《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完善防止“小学化”教育倾向的有关制度,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学前教育理念,为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篇5
自从以省教育厅下达《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后,我园立即召开教研会,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文件,严格按照文件精神展开园内自查,并制定防止“小学化”的措施,在实施措施中更新细化了教学方法,又一次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为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我园树立正确的办园方向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严格规范办园行为,本着“以人为本,以爱为本,师幼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没有推荐何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何教辅材料,没有教授超出《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规定课程以外的内容,没有举办兴趣特长班何实验班的行为。
我园端正办园指导思想、遵循教育规律,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不搬用小学教材。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丰富校园育儿氛围。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培养幼儿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发展。鼓励教师记录教学随笔,记下精彩的教学片段。
我们进一步规范了日常管理体制。及时更新并添置适合早期教育的设施设备;认真研究何探索早期教育规律,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抓实各类常规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加强宣传,坚持有利于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舆论导向,拓展宣传形式。让家长、社会理解和支持幼儿园的科学保教工作,坚决贯彻国家的幼教方针,把幼教政策作为行动指南,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篇6
我校本着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高度重视的态度,严格按照县食药监局及教育局的相关要求,我校高度重视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现将本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加强对学生集体用餐、食品卫生的安全,确保师生身体健康,进一步加强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明确管理责任。学校成立了食品卫生安全领导小组:胡家国为组长,雷国宪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主任教员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雷国宪老师协同管理,实行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领导小组分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学期初,学校专门召开食堂卫生工作会议,明确职责和具体分工,针对各项具体安全工作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同时召开学校教职工会议,学习上级颁发的文件,要求学校后勤人员提高食堂卫生工作意识,增强食堂卫生常识,切实认识到学生安全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保证把孩子教育好,管理好,保护好,让家长放心地将孩子交到我们的手中。
二、检查情况
开学初,县食药监局就学校食堂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检查了食堂、储存室等,检查时从《餐饮服务许可证》、记录、索证索票、了解师生吃饭情况、现场检查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情况如下:
(一)、检查中肯定的地方
1、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有效期至2018年,负责人颜钰峰。炊食员、食堂管理员健康证,上岗证齐全。
2、食品采购严把了质量关,无腐烂、变质、过期食品以及标识不全的食品进入储存室、食堂。
3、采购食品时向商家索证索票及时,对食品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保质期)备案存档。
4、食品采购进入食堂时要做好了进货台账。
5、食品及原料的贮存符合卫生、安全、整洁的要求,做到了按照“先进先出”发放原则予以发放。
6、学校没有使用食品添加剂,对各种调料由炊事员专人专柜负责。
7、食品冷藏、冷冻做到了原料、成品分开存放。
(二)、存在的问题:
1、灶台抽油烟机有少量污垢,墙壁有少量灰尘。
2、各种票证没有张贴在适当位置。
3、操作间未按标准做到防尘防灰。
4、明厨亮灶工程还没有完成。
三、食堂食品检查情况整治工作
为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杜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发生,保证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对检查督导情况整改如下:
1、对食堂卫生进行了全面打扫,尤其是消毒柜、留样柜、冰柜、洗菜池、抽油烟机、墙壁等进行了打扫和清洗。
2、对学校食堂操作间墙壁进行了防尘防灰处理。
3、按照要求,规范张贴票证。
通过努力,本期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顺利结束,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望在下期继续努力。
治理小学化工作总结篇7
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协调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同时,成立学校食品安全督查小组,由学校分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学校食品安全检查工作。
强化宣传教育。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知识讲座、班会活动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增强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通过食品安全培训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落实责任分工。学校首先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各项规章制度,包括食品采购制度、贮存制度、食品加工销售制度、餐饮具消毒制度、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学生就餐制度等。在此基础上,细化落实各项责任分工,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值班教师、食堂工作人员各负其责,层层落实,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严格标准要求。食堂餐具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操作程序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生、熟、荤、素食品分类储藏,洗菜池、加工用的刀具、案板、蒸饭盒等厨具分类存放使用。同时,严格食材进货渠道,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狠抓整改落实。严把学校食品入口关。做到专人采购、专人登记、专人保管,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学校。积极开展自查,查找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在卫生、质监等部门指导下,认真做好学校食品安全治理工作。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监督监管,对工作懈怠,疏于管理者,将依规处理,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预防各种不安全因素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