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话题作文5篇
写作文是一种深刻的自我表达方式,能够展现我们的内心世界,写作文是一种用文字勾勒情感轮廓的艺术形式,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的话题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教育的话题作文篇1
为积极实施学校“激活红色基因落实劳动教育”的期中劳动实践课程计划,4月23日,四十八中七(20)班的同学们在班主任陶老师和家委会的精心组织下,前往青松集团研学基地,开展了一次别样的劳动实践活动。
首先,工作人员安排同学们来到实践教室,亲身体验了制作中式面点的全过程。观看面点大师的指导视频后,同学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饶有兴趣开始制作:揉、捏、搓、卷……看似简单的步骤,对没有经验的我们来说难度还是不小的。同学们一通“埋头苦干”,有些同学还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意识,最终一个个制作精美、造型各异的面点呈现在大伙儿眼前。
目送自己的劳动成果送进蒸炉,同学们接着参观了青松工厂监控室,了解了工厂中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和程序——十二道洗手法,两次更衣……严格管理背后是集团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随后,同学们进入青松文化馆,感受了非遗“面塑”的魅力,聆听了各种面食的奇闻轶事。通过文物展品,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面食文化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食光长廊”中,同学们再次近距离感受了青松包子生产线的高效与安全。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包子也带着腾腾热气送到了各自的手中,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张张灿烂的笑容里,饱含着深深的满足感。毕竟,自己做的,才最香嘛!本次劳动实践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同时,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快乐。通过这次亲身体验,相信“劳动最光荣”这句话,已经深深铭刻在每位同学心中。
最后,让我们再一起回顾精彩瞬间吧!
教育的话题作文篇2
保护生态环境,共建完美家园,环境保护从身边做起!自20__年起,每年组织一次公益环保捡垃圾活动,今年x月x日,又有45名志愿者前往__山景区进行了“绿色环境人人爱,保护环境人人行”公益环保捡垃圾的宣传活动。
志愿者在队长的带领下从山下一路往山顶前行,在行进的过程中,将山路上的塑料包装袋、烟蒂、纸屑等捡起放到垃圾袋中,同时呼吁周围的游客、青少年小朋友一起加入。在我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捡垃圾的队伍中,不怕脏不怕累,都愿意为美化环境贡献一份力量。当我们登上山顶,再回看刚才走过的路,变得如此的洁净美丽,深深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山顶小憩片刻后,我们又开展了一个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活动一开始,便吸引了许多游客和小朋友的关注,他们争先恐后上台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空前高涨。经过这次环保知识竞赛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环保知识和意识深入民心,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加入环保,这正是我们所努力的方向。
此次活动虽已结束,但环保意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我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得到的是环境的完美和他人的满足和幸福,得到的是无限的欢乐与感动。在今后的日子里,yes会在环保事业上做的更好、更出色!同时期望大家能自觉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创造更加完美的未来。
教育的话题作文篇3
每一个家长都知道,孩子是自己的,可是,家长总把自己的孩子向外推,把自己孩子的一切交给老师,是家长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认为教育整体分为三大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确定了一个孩子的根基,包括品德,胸怀,习惯,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观等基本都是在家庭中完成。
在这里,就有一个例子。
每当我放学回家从他她门口走过时,看到她,我都会走得远远的。
每当我从她身边走过,她不是举板凳砸,就是骂人,她才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就会骂脏话,各种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我痛的差点哭了出来,一把把她推开,看着她那笑嘻嘻的脸,气急了,喊着说:“你有病啊!”
她妈妈就抱着她就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一个劲的骂我,什么没教养,欺负小孩子呀......几乎是能骂的,她统统都骂了。
“她是小孩子,你那么大个,不会让着点她啊,再说她那么小,又打不痛你。”
我也不说什么了,转身就走,我知道,和她们这种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是的,你的孩子还小,那他会一直小下去吗?不要想说现在,你的孩子现在小,可是总有一天会长大,等到他长大了,想教育,也来不及了。
不是都说,学习要从小开始吗?那教育又何尝不是?
我曾经看过一句话:如果你不教育好你的孩子,不打你的孩子,那等你的孩子进入了社会,拿别人就帮你教育,帮你打。
那么,该如何“打”呢?
你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差,不如别人,拿别人和自己的孩子比较,嘲讽自己的孩子,你想过自己的孩子吗?你对你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信心,那你的孩子会对自己有信心吗?
现在,老师们都慢慢开始重视起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陪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作业。
“陪读”就是要和孩子一样,心无旁骛的学习,放下手机,离开电脑,静下心来看书学习,也可以看孩子的书和孩子一起交流,这样给孩子做出榜样,褪去浮躁和居高临下的指责,孩子才能真正得到你的帮助和支持,才会提高学习成绩!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怎么可能公平,有很多的委屈很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面对和解决,所以我建议各位家长一定要多包容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和选择,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在孩子12岁以前所做的事情,没有对错,让孩子拼命的去体验,体验的越多内心就越强大,人格就越独立,经验就越丰富。这些都是课本上学不到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因为老师再好再负责任,他也不可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家长忽略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那就无异于把自己的孩子往火坑里推,害了自己孩子。
在我家附近,一个小女孩,她的爸爸在外打工,而她的妈妈整天只会玩乐。她特别的招人嫌,才四岁多,比我妹妹还小一些,打人、骂人,他都干过。街上的小孩,没几个愿意和她玩的,孩子不愿意,家长更不愿意。
我并不是怕她,我只是怕麻烦。
还记得有一次,我去姐姐家玩,回来走到我家门口,她就跑过来,一把抓住我的头发,像发了疯似的一个劲的扯。
她妈妈就在隔壁,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跑了出来,一看到我就骂我。而她,一见到她妈妈就一个劲的哭,那委屈的模样就像我打了她一样。
听她骂完,我也不还嘴,我指了指我凌乱的头发问道:“她做了什么,你不知道吗?我做了什么,你不知道吗?”
听了她这话,我简直都要气笑了,不痛?
还小?多少人拿这个借口给自己的孩子开脱过?难道小,就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难道小了,就可以为所欲为?
为什么学习要从幼儿园开始,为什么不一下子就上中学、上大学。
孩子还小,这是家长开脱的理由,是孩子开脱的理由。
那有些家长就会说了,打了,但还是不听呀!对的,有些家长打了孩子,可孩子还是不听,这是为什么?其实这打也是有打法的,打,其实也是一种教育,可是这“打”,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打一通、骂一顿,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不仅没有办法让孩子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有可能在心里留下阴影,性格容易变得偏激。
这“打”,其实可以不用打,如果你能平下心来和孩子和孩子交流交流,你也许会发现,你的孩子其实并不差,也不坏,他调皮有些时候可能只是因为想引起家长的注意而做的。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是必不可少的,对孩子的陪伴也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有的家长总喜欢一边看手机,一边陪孩子写作业,自己看会儿手机,抬头一看,孩子作业写的乱七八糟,于是大发雷霆,大加指责,你不但没帮到孩子,还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反作用。这种“陪”还不如不陪!
有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努力却还是得不到成功,会觉得不公平。
孩子是你自己的,不要总把他丢给老师。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
教育的话题作文篇4
家是我成长的摇篮吗?妈妈对我的爱是伟大的吗?
记得那年冬天,我懂事起来,就受尽了母亲的“折磨”。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上午,妈妈叫我把房间的门关上,我当时没留心的说“好”。等我放学回来,妈妈用严历的口音责问:“廖玲,你关了楼门没有?”那时,我才突然的想起来,“哦,我不记得了。”
于 是,我匆匆忙忙跑上楼去,看见门已经关了,就走了下来。我看见妈妈把周围的门都关上了,我和她在一个寂静的小房间里。只见她拿起一条棍子,使劲的往我身上 抽,嘴里还骂道:“谁叫你不关门的,我跟你说过多少次要过年了,家里的财物要保护好,你都不听,那你还有保护财物的心吗?万一小偷进了我们家,你也没有好 下场,幸亏我早发现,要不然可能要喝西北风!”
她越打越重,我一直不停的在地上挣扎,她有点抓不住我了,于是她看见爸爸的车子上绑着一根长橡皮筋。就赶紧一把把我拉了过去,迅速的解下来把我绑了起来,我不能再挣扎了。
当时幼小的我,已经忍受了预想不到的痛苦。一会儿,妈妈看见我身上是青一块,红一块的了,她才勉强的放了我。但又问道:“你以后敢不敢了?”我颤抖地说:“以后再也不敢了。”我看着妈妈,但她的气没有消,妈妈也不肯给我吃饭。
我惭愧极了,肚子也饿得咕咕直叫,看见桌上还有几个苹果,可是,我把苹果放到嘴边,又放回去了,怎么也吃不下去。从那刻起,我变得坚强起来。
我心里不停地呼唤着:啊!妈妈!
教育的话题作文篇5
高考临近,最狠的高考励志标语引发了社会关注,像“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今日不肯埋头,明日何以抬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作为一种标语文化,“没有最狠,只有更狠”的高考励志标语简单粗暴,依笔者之见,学校之下,教育不可身带戾气。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而什么样的语言则又会强化最初的原因,导致相同结果的强化,形成一种不良的循环。对于备考的学生来说,在高考下的高压下,与高考有关的一切都是重要的,高考是他们三年来努力的目标,是奋斗的意念,它决定了你上什么样大学,遇见什么样的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决定了考生们的未来,是考生们人生的巨大转折点;对于老师和学校来说,成绩是能力的最好证明。虽然标语“简单粗暴”,但是对当局者来说又是看似合情合理,话糙理不糙。
但是在局外人看来,这些标语也折射出了现在某些学校的教育越来越偏离教书育人的主旨,教育的价值观也越来越歪曲,高考仿佛成了教育的唯一目标、用最短的时间训练出分数最高的学生也仿佛成了老师们的不二方针。但是这样的教育,除了告诉学生如何在高考里成熟地应用加减乘除答题套路之外,还教给了学生什么呢?
我们实在不能忘记当年夏丐尊老先生说过的那句话:“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在看到新任监督(相当於校长)夏震武顽固不化,夏丐尊毅然地与鲁迅,许寿裳等一起罢教,搬出校舍,以示抗议,迫使监督辞职;他以开明书店为掩护,救助一些革命青年,为原浙江一师学生中一些革命著被杀害而十分愤慨,说“宁愿早死,莫做先生。”愤然回乡从事著译……这些在外人看来与“老师”毫无关联的事都因为他的慈悲、他的师德而与他联系起来。他用一生诠释着为师应有的德与行。
但是令人欣喜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仍旧坚持教师的本心。“请大家起立,肃整仪容,平心静气,向古圣先贤暨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致敬礼。”这是崔健每次教国学课,上下课必行的礼节。在看到现代社会人与心正走在离“本心”越来越远的路上,从新西兰留学归来后,他毅然决然地挑起了育人的重担,通过传授经典,让跟多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找回忠孝仁义,净化心灵,淬炼品质。尽管上课不能赚取一分钱,尽管他的国学课上课地点已经换了三次,他仍旧不放弃用教育唤醒人文深处沉睡的灵魂,告诉人们不只是诗句、故事、辞藻,还有精神,文明和意念。我想,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形容他也不为过。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自我发展,而不是禁锢他们,使他们变成行尸走肉。
一千多年前,韩愈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反对当代“耻学于师”的思想,写下了《师说》,警醒当时和现在的青年人。一千多年以后,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畸形的励志标语,它恶狠狠地释放着各种“信号”,并没有顾及到这条标语对社会未成年人的影响。请让我们的高考励志标语多些温情的提请,少一些“悲壮”!让我们教育不再身带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