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事迹材料作文5篇
心得不似作文有很高的写作要求,但想要得到读者的认可,我们就要融入自己真实的情感,不少同学都觉得写作文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你会从哪些角度来思考呢,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孝的事迹材料作文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孝的事迹材料作文篇1
党旗凝聚力量,筑起守望相助的“铜墙铁壁”
“我是小巷管家,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我应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连日来,70岁的老党员、北京市东城区龙潭街道左安浦园社区小巷管家郭平戌在每天完成管辖街巷3次巡查工作外,还积极配合居委会走访辖区企业和门店,宣传防护知识。
连日来,无论是乡村、街道还是企业,北京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
——2月1日,记者来到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镇铁匠营村,这里毗邻首都国际机场和空港经济区,流动人口11000多人,疫情防控压力巨大。村党支部书记王学文说,从大年初四起,村里由党员带头组成突击队,24小时严守进村道路。
——针对地区内居民楼、写字楼众多的特点,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实施“大门守得住、楼门看得住、家门管得住”的“三门”工作法,还依托三里屯物业联盟微信群,整合26家住宅物业、27家商业物业组成“物业服务企业防疫专班”。
——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党支部通过“春雨医生”app,征集15000多名呼吸科、感染科、心理科医生24小时义诊,截至2月3日9时累计解答近60万次咨询,构筑起一道无形防线……
36岁的退伍防化兵、西城区大栅栏街道铁树社区党员宗成明,加入社区防控队伍,指导居民如何开展居家防护;南来顺饭庄党支部书记常宏,积极为周边3个社区加班的工作人员免费送餐……党员做示范,带着群众干,社区构筑起四方联防联控、邻里守望相助的“铜墙铁壁”。
截至2月3日24时,北京市累计确诊病例228例。随着节后人流错峰返京,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党员亮身份,党旗在社区防控第一线飘扬
“媳妇冲在了一线,我冲在了二线,我们一起战斗!”1月27日,京郊延庆区延庆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兼谷家营村党支部书记陈燚的一条朋友圈消息,牵动了大家的心。
陈燚的爱人是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一名护士,面对疫情,她主动请缨,随时准备赴武汉驰援。而陈燚则带着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50余人奋战在基层防控一线,仅用1天就完成了谷家营村1453人的排查工作,并且每天进行动态巡察。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
连日来,北京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党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海淀区北京语言大学社区有居民1100户。有着20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的东升派出所民警兼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丁涛比往年更加忙碌:1月28日起,北语社区采取封闭管理措施,每天早晨8点到10点,丁涛都会和社区工作人员在大门口值守。
——在朝阳区,城管执法监察局7个党支部快速行动,将人员分为13个工作组,与劲松街道各社区对接,通过电话沟通、入户走访等方式,对地区5万余户居民、1600余家非公单位进行摸排,督促超市等重点区域消毒。
疫情形势严峻,党员干部胸前那一枚枚党章,成为稳定人心的一抹抹亮色。
疫情就是命令,基层党员干部迅速投入战斗
2月1日晚7点多,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办公楼内灯火通明,街道工委书记李婕在食堂扒拉几口面条后又回到会议室参加区里的视频会。
大栅栏街道离天安门广场仅一步之遥,是连片的胡同平房区,2.3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员几乎占了一半,居民构成复杂。从除夕开始,李婕和街道、社区100多名干部一道走家串户,完成近万户家庭排查全覆盖。除了中间回家几次,李婕和不少街道干部一样,基本上吃住都在单位。
李婕的工作状态,是迎战疫情以来北京无数基层党员干部的一个缩影。
1月20日,腊月二十六,北京宣布确诊2例病例,空气陡然凝重。
凡事预则立。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设立社区防控组,明确社区防控的重点在基层一线,必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
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革表示,社区防控组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除了加强机场、火车站等进京“关口”的防范,防止疫情在社区扩散,成为首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在海淀区,街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2606名街镇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实行社区、村干部包片,逐户进行地毯式摸排,实现社区(村)全覆盖。
——在朝阳区,在落地排查工作基础上,6148名区级部门及街乡干部下沉社区(村),与6785名社区(村)干部一起,采取上门、电话、短信、告示张贴等方式进行疫情摸排,截至2月2日24时,全区入户走访155万户。
——在东城区,截至1月28日,从全区36家区直部门和17个街道抽调1755名干部分配到街道,参与摸排管控工作。
……
“他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跑了多家医院,买到我治病的药,并亲自送到我手上,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真的感觉心里面很温暖,很感动!”1月30日,居住在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南国威尼斯小区的王浩(化名)拨通了市政服务热线12345,对云龙镇党员干部丁青赞不绝口。
海口市琼山区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单位,自疫情发生以来,提前谋划部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迅速组建89支疫情防控党员应急先锋队、97支党员突击队、87支党员思想工作队。273支“党员+”队伍在245个物业小区成立临时党支部,每栋楼设立党员楼长,广大党员不畏惧、不退缩,擎起党旗,亮出党员身份,佩戴党徽和袖章,冲锋在前,以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以赴防控疫情。
去年9月份成为预备党员的黎经红,在春节假期回到了乐东老家,在看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后,毅然决定收拾好行李,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他被派到琼山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服务。
“我是龙盘村党支部书记梁定忠,麻烦您把车窗摇下,我们测量一下你的体温,现在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出门要记着佩戴口罩,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三门坡镇龙盘村党支部书记梁定忠每次在防控卡点检查时,都会佩戴党徽和袖章,并第一时间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
1月28日晚,琼山区接到一起新冠肺炎疫情病例后,区疾控中心党员突击队牵头开展流调工作,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判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及疫点区域,同时联合相关部门的党员突击队,根据患者行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搜索、追踪、管理,对疫点进行消毒。通过党员突击队的努力,两天内将这起疫情涉及的密切接触者全部追踪到位。
除了党员应急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思想工作队,琼山区还组建党员乡贤护村分队、党员乡音喇叭分队、党员乡情服务分队、党员乡亲逻村分队、党员乡村保洁分队等“五乡”志愿服务工作队,筑牢筑密联防联控战疫防线。
手里攥着一叠宣传资料,身上背着一个播放防疫知识和政策的小音箱,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张夏龙每次下村都会带上这几样“装备”,给乡亲们“喊话”。“通过镇村书记带头+小喇叭广播+驻村工作队的宣传方式,再加上村村通广播乡音循环播放,更容易让群众入脑入心。”张夏龙说,虽然看似“土味”十足,但是这浓郁的“乡音”更加接地气,也更容易引导群众科学、理性认识疫情。
琼山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临时党支部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了“专业心理咨询+乡情安抚”志愿服务。“我们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每天会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在线值班,为需要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服务对象提供在线疏导和咨询,缓解他们在面对疫情时的心理困惑,降低他们的心理焦虑和恐慌。”琼山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临时党支部书记黎传统说,除了心理疏导,还为服务对象“跑腿”,购买药品和生活用品;购买书籍、小朋友玩具免费赠送等。
琼山区委书记陈昊旻表示:“琼山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发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初心和使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第一线,与时间赛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部战区总医院医生邵紫韫:
女儿的鼓励添干劲
“妈妈,你真牛!”听到趴在5楼窗台上的9岁女儿川川喊出这句话,邵紫韫的泪终于忍不住了。
邵紫韫本是中部战区总医院肾病内科的医生,现在被抽调到了感染病区负责发热病人的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同时还要负责几名重症患者的救治。
丈夫在深圳的一家医院工作,不能来武汉,只剩女儿独自在家。“作为一名医生和一名军人,上前线我一点都不怕,但是想起来女儿就有些揪心。”邵紫韫说。
眼科护士陈海燕夫妇也是中部战区总医院的医护人员,因为要值班,9岁的女儿伊伊也常常自己在家。邵紫韫便把川川送到了陈海燕家,两个孩子一起做个伴儿。她每天下班后只能在楼下远远地跟女儿对话。
前段日子,川川晚上怕黑睡不着,又想妈妈,有时会在微信里埋怨几句:“你为什么要当医生?别人都有爸妈陪着就我没有。”每当这时,邵紫韫心里就特别难受。一度想和女儿一起住,但考虑到自己每天都要进入发热病房,跟检测标本和病人近距离接触,她还是不敢冒险。
但是邵紫韫没想到的是,这几天川川的想法变了。
前两天,邵紫韫发了一条朋友圈,配上自己穿着防护服的照片。这条朋友圈被川川同学的家长看到,同学们纷纷点赞:“你妈妈真牛!”
“当我在楼下听到川川说squo;妈妈,你真牛squo;时,我特别高兴,特别欣慰,所有的紧张和压力都不是事了。”邵紫韫说,有了女儿的理解和鼓励,干劲更足了。
孝的事迹材料作文篇2
泉水最清,孝道最真,奉献最纯。在巍巍积石山下有一户人家,37年里,无论小家庭面临什么样的困境,他们婆媳、夫妻始终和和睦睦,被当地人传为佳话。她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也是村民口中的“最美儿媳”,她就是循化县积石镇草滩坝村的马阿乙下。
马阿乙下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平凡的农家媳妇,用三十七个春夏秋冬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她把快乐和温馨带给了这个幸福的家庭,她的真诚孝心感染着周边的群众,她的感人事迹传遍十里八村……
久病床前有孝媳
走进马阿乙下的家,就会看到,院内整洁有序、窗明几净,室内的摆设虽然不很豪华却收拾得井然有序。马阿乙下88岁的婆婆韩尕阿乙下正坐在沙发上,哄重孙子睡觉。听到有人走进来,马阿乙下急忙从厨房走出来,招呼我们。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和蔼可亲。
20岁时,马阿乙下嫁入草滩坝村,与韩放英结为夫妻。马阿乙下没有文化,但是从小受母亲的教育熏陶,未出嫁时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孝敬老人的女孩。婚后的她挺起柔弱的肩膀,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尤其是对患有风湿病常年卧床的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对韩尕阿乙下老人来说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按理来说,家中母亲应该与小儿子住在一起,但是马阿乙下与丈夫商量,为了方便照顾婆婆,把婆婆接到了自己身边,省吃俭用攒钱给婆婆四处求医治病。自马阿乙下嫁进来,她就日夜陪侍卧病在床的婆婆,白天端水、喂药、洗衣;晚上陪床、聊天、接大小便……十几年过去了,当年风华正茂的撒拉艳姑脸上已有了皱纹,一头黑发也变得花白。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马阿乙下的悉心照顾下,婆婆身体一天天的康复,可以自己起来行动了。
看着日夜辛苦的马阿乙下,左领右舍都心疼她。邻居们告诉记者,马阿乙下既要服侍婆婆,又要照顾孩子、丈夫,还要到地里干活,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去地里干活,晚上要收拾家务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贪黑,披星戴月,任劳任怨,毫无怨言。面对生活里的委屈她也从不争辩,总是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邻居们都感慨地说:“亲闺女也比不上马阿乙下这样的儿媳妇。”
孝的事迹材料作文篇3
饶星,马家店街道办事处安保巡逻队一名普通的安保队员,妻子杨金娥是个体经营户,女儿今年三岁,他们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他们全家人勤于学习、工作踏实、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崇尚科学,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家庭。饶星2008年11月至今在枝江市马家店安保巡逻大队上班,2012年2月被枝江市公安局评为“2011年度全市治安积极分子”、2013年7月获得“2013年度优秀治安积极分子”。2013年7月获得“宜昌市长安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一、勤于学习、工作踏实。饶星作为一名安保巡逻队员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要求自己,并发扬了刻苦严谨,求真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兢兢业业,乐于奉献,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长期的工作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让犯罪嫌疑人无处藏身。同时他有着强烈的正义感,嫉恶如仇。只要是让他发现的犯罪份子都没能逃脱过。饶星在
工作中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能力的同时,不忘带好队伍,处处身先士卒,用心做好工作、做出表率;以诚恳友爱的态度对待同事、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同事和百姓,他号召并带领队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掌握业务知识,提高专业水平,让每个队员都知道自己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不论与同事在一起,他总是以真心诚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帮助他人。以此凝心聚力,打造出一个协作型的团队。
二、邻里和睦、尊老爱幼。饶星同志不仅工作认真,在平时生活中也擅于做热心人,能主动去帮助周围邻居和群众解决困难,2014年3月的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雨,饶星一家走亲戚路过水产路,见一水果店还没有收摊,一位老婆婆不停在门口徘徊张望,饶星迅速上前询问,得知今天下班店员走的比较早,老婆婆的儿子也一直没有回家,附近的店主也都关门回家,一个人搬不了这么多东西,饶星迅速下车,冒着雨帮助老人家把外面的货物一一搬到屋内,老婆婆为了表示感谢,硬是拉他们到屋内喝口水再走。饶星谢绝老婆婆的好意后并督促关好店门并离开。在他们住的院子里,谁家有困难,总会想到这个热心快肠朴实的小伙子一家。
三、勤俭持家,崇尚科学。他们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一家人工作收入都不高,由于他们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家里生活也是过得红红火火,妻子杨金娥时常教导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他们的孩子今年才3岁,有时吃饭时把米粒掉到了桌子上,小家伙都要捡起来,还自言自语道:“不能浪费粮食,粒粒皆辛苦”。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孝的事迹材料作文篇4
“他冒着被病毒感染的风险,跑了多家医院,买到我治病的药,并亲自送到我手上,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真的感觉心里面很温暖,很感动!”1月30日,居住在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南国威尼斯小区的王浩(化名)拨通了市政服务热线12345,对云龙镇党员干部丁青赞不绝口。
海口市琼山区是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单位,自疫情发生以来,提前谋划部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迅速组建89支疫情防控党员应急先锋队、97支党员突击队、87支党员思想工作队。273支“党员+”队伍在245个物业小区成立临时党支部,每栋楼设立党员楼长,广大党员不畏惧、不退缩,擎起党旗,亮出党员身份,佩戴党徽和袖章,冲锋在前,以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全力以赴防控疫情。
去年9月份成为预备党员的黎经红,在春节假期回到了乐东老家,在看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倡议后,毅然决定收拾好行李,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他被派到琼山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为服务对象提供医疗服务。
“我是龙盘村党支部书记梁定忠,麻烦您把车窗摇下,我们测量一下你的体温,现在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时期,出门要记着佩戴口罩,防止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三门坡镇龙盘村党支部书记梁定忠每次在防控卡点检查时,都会佩戴党徽和袖章,并第一时间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
1月28日晚,琼山区接到一起新冠肺炎疫情病例后,区疾控中心党员突击队牵头开展流调工作,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判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及疫点区域,同时联合相关部门的党员突击队,根据患者行程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搜索、追踪、管理,对疫点进行消毒。通过党员突击队的努力,两天内将这起疫情涉及的密切接触者全部追踪到位。
除了党员应急先锋队、党员突击队、党员思想工作队,琼山区还组建党员乡贤护村分队、党员乡音喇叭分队、党员乡情服务分队、党员乡亲逻村分队、党员乡村保洁分队等“五乡”志愿服务工作队,筑牢筑密联防联控战疫防线。
手里攥着一叠宣传资料,身上背着一个播放防疫知识和政策的小音箱,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长张夏龙每次下村都会带上这几样“装备”,给乡亲们“喊话”。“通过镇村书记带头+小喇叭广播+驻村工作队的宣传方式,再加上村村通广播乡音循环播放,更容易让群众入脑入心。”张夏龙说,虽然看似“土味”十足,但是这浓郁的“乡音”更加接地气,也更容易引导群众科学、理性认识疫情。
琼山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临时党支部还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了“专业心理咨询+乡情安抚”志愿服务。“我们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每天会安排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在线值班,为需要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服务对象提供在线疏导和咨询,缓解他们在面对疫情时的心理困惑,降低他们的心理焦虑和恐慌。”琼山区健康服务管理中心临时党支部书记黎传统说,除了心理疏导,还为服务对象“跑腿”,购买药品和生活用品;购买书籍、小朋友玩具免费赠送等。
琼山区委书记陈昊旻表示:“琼山区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发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初心和使命,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第一线,与时间赛跑,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孝的事迹材料作文篇5
叶嘉莹说自己“好为人师”,因为急于把自己所知道的诗词里的好处告诉别人。
她阅读涉猎广泛。中国的、外国的,文学的、心理学的,经典的、畅销的,她都看。
受聘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20年间,叶嘉莹几乎每天开车经过西南海边大道。大道右边是高高的森林,左边是住宅区,越过住宅区,是广阔无边的太平洋。退休之后,只要从中国讲学回来,她仍每天风雨无阻地在这条路上往返,去亚洲图书馆看书、研究、撰写新的论著。除了午饭时分到休息室吃自带的三明治和水果,她要待到图书馆关门才离开。
她在海外查着英文字典教书,英文提高了,就去听西方人的课,借西方文学理论的书。她发现西方文学理论中有的说法与中国传统诗论有暗合之处。
叶嘉莹指出:中国传统文论,需要以西方的新理论来补足和扩展。
她讲心与物相感的关系,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比兴”,是西方现象学所说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她讲秦观填词的用字和内心的敏锐时,提出希利斯·米勒的观点——不管小说的内容有多少不同,他总能在不同故事、情节和风格之中,找到作者的本源。她因此解释用词源于“真正心灵情感的本质”。
谈到温庭筠的《菩萨蛮》,一句“懒起画蛾眉”,她讲杜荀鹤和杜甫的诗,也用西方学符号学的观点解释:“蛾眉”就是联想轴上的一个语码。因为“照镜画眉来做托喻,在中国文学已经形成一个传统。可以唤起我们的联想。你一看蛾眉,就能想到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想到李商隐《无题》里的‘长眉已能画’。”
近些年,她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本科时读英文专业,然后去国外学西方理论。回国后,将这些理论生搬硬套到自己的文化上。她觉得这不可取,必须先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的了解。“理论是荃,目的在鱼。”
她创造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特质的本质性。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坚持,你还要有你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这种品格才是弱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