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荣课堂心得体会推荐7篇
心得体会是要围绕基本观点来写的,心得是记录内心情感是收获的感受性的文字,网客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青荣课堂心得体会推荐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青荣课堂心得体会篇1
国庆长假之前女儿带了《父母课堂》一书回来让我看。
利用放假时间看了一遍让我受益匪浅,发现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许多不足缺欠之处,能够及时的修正。
重视孩子的德育教育,教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和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尤为重要。家庭教育中“德”教育为根本,因为“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的灵魂,无德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孩子在自己身边健康的成长同时深受为人父母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言传身教,按照父母的生活习性、思路学做人。孩子品德的好坏形成在家庭,表现在学校,表现在社会。学校的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专门教师进行全面教育,所以家庭教育“德”为重,“才”为辅,让孩子心里健康,道德品质好,去适应社会和学校,为孩子在学校有一个好的学习基础和环境,为其提供优越的生长环境。
教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做事做人,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正确的处理和面对人、事、社会,知道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做事情要有恒心、毅力、自信心,挖掘孩子的潜能,在困难面前“我能行”,积极面对,消除畏难情绪,培养他的探索精神,谦虚勇进。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知错就改,老老实实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
主要培养孩子以下五方面的良好习惯:
一、自理能力。从小孩开始上幼儿园开始就要求她能够独立“整理书包”、“整理床铺”、“折叠衣裤”等有关培养自理能力的内容,要大量的实践进行,父母包办代替过多,往往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阻碍孩子的成长。父母要以长远目标为重,孩子的事情放手让孩子自己做。
二、家务和公益劳动。从人生观的角度看,劳动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本钱,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条件;劳动是每一个人的谋生手段,一种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观念,视劳动为美德,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坚持不懈的指导督促,逐步养成和掌握。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在管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必须有目的地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公益劳动,使他们成为爱劳动,对劳动怀有一种光荣感和亲切感的好孩子。
三、动手能力。因为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让他们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能丰富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练他们顽强的意志。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动手,通过动手劳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学会以创造的成果奉献于社会,服务于他人。
四、卫生、生活习惯。一个人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反映了这个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卫生和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身体健康和给他人的第一印象。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又必须从小养成。明确地规定了看电视的正确姿势,每天入睡、起床的时间,饭前便后洗手,衣着整洁,勤洗头理发等等,这些规定和要求,学校在教学之后只能作定时或不定时的检查评比,平时的表现主要反映在家里,孩子的父母亲眼目睹,清清楚楚。所以,父母的具体指导和及时督促胜于学校教师的教育,只有家庭与学校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五、尊老爱幼。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父母者,同时也身为儿女,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养成尊重长辈、尊重他人的好习惯,父母就要做好榜样,从自身先做起。比如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就可以趁节假日休息的时候带孩子一起去看望父母,陪父母吃顿饭;父母过生日或重大节日的时候,可以不失时机地买些礼物,还可以经常打电话询问一下父母的身体状况;上下公共汽车时让行动不便的老人先上或者先下,车上没有空位时可以把座位让给老人,这些事情也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做,让他也体会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孝敬老人、尊重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孩子就学会了尊重老人。利用睡前十分钟,跟孩子聊聊天,给孩子讲些尊老爱幼的小故事和名人小故事,从故事中学会做人。
我们父母对小孩的教育除了以上四个方面,还要紧记六个“不”。不宠,不惯,不迁,不就,不打,不骂。小孩子不能过于宠爱,让她们觉得我们父母都要以她们为中心。很多家长会问为什么不能打,不能骂呢?由于现在的小朋友自尊心很强,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越是打骂她们会越是判逆,所以教育小孩我们一定要用耐心,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让小孩从中领悟。
看了《父母课堂》这本书我认识到自己在辅导孩子方面或其他方面的不足,深深地体会到: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家庭是维系成长的后盾。家长教育是联系两者的纽带,《父母课堂》是为家长提供正确信息的平台。
希望《父母课堂》可以让家长与老师多方面沟通、交流,家长做表率,为孩子树立榜样,正确引导孩子。让天下所有的孩子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青荣课堂心得体会篇2
说起课改我们都不陌生,回顾参加工作以来,所经历的课改浪潮已很多次了,今天我就课堂改革谈一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进行课改?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课堂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激发学生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体现课程选择性。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不充分
很多教师对备课没有足够的重视、课堂上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很多问题、直接诱因就是备课不到位。虽说学校现在实施了集智备课,但很多时候也是走形式,没有把备好课这一任务落到实处。往往重视了大框的设计、对细节的关注不够、往往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不能多个角度来设计、往往重视了探究内容、却忽略了方式、方法。
2、教师过多干预
课堂上教师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流程、虽说一开始给学生时间去自主探究,但由于学生在汇报时不能按教师预想的结果汇报,会出现原有的自主探究、学生汇报演变为教师的横加干预,教师讲解。“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于我们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认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可能会思想比比皆是。
3、学生小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数小组合作时,学生仍处于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的状态。原本能在小组解决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组员之间的配合度不够。
4、课堂低效
一节课我们能解决几个问题?能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能达到几个学习目标?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们很多老师的课堂低效、单一、乏味。在国家双减政策落地以后,“减负、增效、提质”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高效,?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四、课改改什么
我认为课改主要改课堂,改教师,如果教师不变,课堂就不会变。所以课改的实质是改教师,教师应该改什么?首先,教师必须改观念,由原来的以师为本,变成以生为本;由原来的以教为本,变成以学为本。其次,教师必须改变角色,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引导者。再次,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课堂模式,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所以,课改教材改革是前提,课堂改革是核心,改变教师是关键。
五、具体措施
1、抓好集智备课
周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要以集智备课为抓手,集中大家的智慧,备好课,做到胸中有竹,上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
2、发挥三级三类教师示范带头作用
作为学校我们每学期要多组织各级各类的示范观摩课,让教师去观摩学习?,在学习借鉴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3、多组织听评课活动
每一次听评课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可能都是一次提高的过程。因为个别的教师面对学校领导来听课,可能思想上会更重视?,不管备课,上课我们可能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准备?,你用的功多??,效果肯定会会比平时更好,就算上的不成功,也可以吃一堑长一智。?一次次的的积累就会成长。
4、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办学没有特色,一个学校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只有根据本校及学生特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更有特色。
总之,课堂改革千百种,希望我们的老师要有大教育的思想,要着眼于整个教育事业,而不能只是为了应付每天的工作,一定要有探究意识,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教师在学习上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做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
青荣课堂心得体会篇3
从书中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首先,教室布置要能体现你的教育理念;第二,要通过描述、演练、反馈、巩固规程,建立起明晰的课堂规范和期望;第三,借助于作业,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从传达作业要求、到过程性的监督完成、直至检查反馈,有始有终,形成习惯;第四,开展和实施教学时,为了流畅教学需具备三种能力:预防不良行为,课堂节奏的管理以及保持小组学习注意力的能力;第五,管理学生行为时保持一致性和持续性,尤其是不当行为要及时处理;第六,过激的问题行为及特殊个体或群体的管理,要关注问题行为的种类,并引入目标管理意识。这些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教师的指导可以说是十分明晰的。
仔细阅读该书,我感到非常温馨,也非常欣喜。温馨,是因为该书作者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这很让人感动;欣喜,是为我能从书中获得切实可行的课堂管理策略和技巧而高兴。读这本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手把手地教授课堂管理技巧。尤其是《建立规范和期望》和《合作学习小组的管理》两章对我的帮助最大,对我今后如何更好地管理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第二章《建立课堂规范和期望》中,对有效管理的课堂进行了如下描述:有效管理的课堂是顺利推进的,它以最少的混乱和停顿,给学生最多的学习机会;它的布局合理、井井有条,利于开展互动和完成组织活动。因此,教师要能有效管理自己的课堂,不但需要对学生确认学校的纪律和规程,还要制定你自己的课堂纪律,纪律的规定在4到8条之间,能写在教室里醒目的位置。书里告诉我们可以提4条有效纪律:
1、尊重所有人并礼貌待人;
2、准时和准备充分;
3、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4、遵守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
在向学生说明纪律时,还一定要告诉他们你的具体期望--不仅仅是"不能做"什么,还有"能做"什么。并且要保证这些纪律要求在日后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执行。
读到这一段,让我对于"为什么开学初的纪律教育总是不给力?"这一问题终于有了答案。原来,我每次在开学初对学生费了一堂课的劲儿所讲的纪律要求,并不是没有用,关键是我讲的方法、内容以及日后的执行度都不到位,仅仅是走过场,怎么能期望取得好的效果呢?有效的开学纪律要求要讲的少、讲的具体,要从正面强调期望学生能做到什么,同时也对违反纪律的行为将采取什么样的惩罚给予告知。在第二节课开始,就要不断巩固对纪律的要求,同时还应让孩子参与纪律的制定,使学生感到纪律是自己定的,那么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也能大大提高了。想通了这个问题,使我对下学年开学的课堂管理充满了信心。如果我能做好的话,岂不是向"有效教学"又前进了一步吗?
青荣课堂心得体会篇4
从小我就对航天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浩瀚的宇宙充满着好奇,爸爸经常给我买一些科普书籍,在书上,我看到了许多科普知识,同时,爸爸还告诉我,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需要我们去不断地探索研究,听了爸爸的话,我梦想着在不久的将来,自己能成为一名航天员,去太空进行探索,去解开这些奥秘。
曾经有人说我是痴人说梦,也有人笑话我这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假如人类没有飞天的梦想,莱特兄弟就不会制造发明飞机,现在,我们的祖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如此迅速,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刘洋成了中华女子飞天第一人,我激动不已,钦佩和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我深知,要想成为一名女航天员必须有强壮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超人的毅力,但我认为要想实现我的航天梦,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因为我深知:“古人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此时,我读了《放飞梦想》这本书之后,我的梦想之火越燃越猛烈,刘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国载人航天的精神,更加坚定了我要成为一名航天员的决心。
就在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像刘洋大姐姐一样驾驶着宇宙飞船去太空访问,我首先来到月球上,嫦娥阿姨热情地接待了我,令我在月球上到处参观,并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月球上的情况,接着,我又去了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许多星球,这些星球虽然离地球遥远,每个星球上的生存环境也各不相同,但外星人对地球人非常地友好,我正高兴的与外星人交谈着,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我,我感到很可惜,真想跟外星人多交谈一会。
我把梦中的情景告诉了爸爸,爸爸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你有一个远大而美好的梦想,要实现你的这个梦想,不但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只有为之奋斗的人,才会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了自己的航天梦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我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让祖国为我们这一代人而骄傲!
青荣课堂心得体会篇5
本次高效课堂评优课我们一共听了十四节课,很高兴能有这次学习的机会,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见到的东西。总之,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课前准备、课中授课以及课后反思及一些问题处理上都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首先,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要弄清是什么课型,用什么方法,要对教材有深入的了解,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见到的东西。其次要对学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到底是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学习程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等,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听过这几位老师的课后,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他们的教学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各个环节步骤衔接的非常自然,非常符合高效课堂的模式。
1、课前导入简单明了,紧扣主题并且真实有效。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进行了师生之间的free talk,不过是一对多、多对一或者是一对一之间的区别罢了。在free talk中,都显得那么轻松自然,比如赵文敏老师的课,跟孩子们打招呼,非常亲切,孩子们配合的很好,踊跃发言,一下就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老师。
2、 新知呈现清楚明白,贴近学生思维和现实生活。因为在之前的热身环节中,已经给孩子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就等着他们往里边跳了,所以整节课下来老师教的很高兴,学生学的也很轻松。
3、环节操练真实有趣,形式多样,操练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齐读、角色表演、歌曲、chant、游戏、多媒体等,比如许春燕老师设计的炸弹游戏,学生既练习了知识,同时玩的也很开心。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改革的基本形式,小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小组成员独立高效的完成有关问题,是检验本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是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青荣课堂心得体会篇6
本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生物新课标及新教材培训,经过老师们两周的新课程培训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结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重新学习和认真总结,本人感触颇深,具体心得总结如下:
1、理解新课标的设计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2)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
2、新课标凸显核心概念:
生物新课标有四十七个核心概念。“突出核心概念”是为了帮助学生用重要概念构建起一个知识框架,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一些事实性知识有条理存储在这个框架中,又可以为日后接受和建立新的科学概念提供平台。由此可见,“突出重要概念”是为了帮助学生利用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内存联系形成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关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发展性认识,保障了生物学知识在认识层次、范围深度上的连续性,体现了生物的科学性和发展性。
3、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主体的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演讲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教师应该转变生物教学理念,加强生物理论的研究,不断提高适应新教材能力,才能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习的激烈争论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艺术在于能激发出学生心灵的感情,而且这种工作做得愈细致,愈有感情,从孩子心灵深处涌出的力量便愈大。
4、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已是势在必行。新课标和新教材注重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特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努力为学生创设宽容、理解、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不断培养的过程。新课标的第一个内容就是科学探究,首先向科学家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基本要求,接着尝试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在探究水分对植物生存的影响让学生科学探究的五个步骤内容,并知道怎样设计对照实验,逐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长期不断的积累,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在以后探究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作出假设,并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手段获得证据和事实。学生通过探究来体验人们获取科学知识与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设计和操作,书上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因此,在探究实验中突出学生的思维方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
5、重视课堂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
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至用,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比如在学习“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时:球场上的运动员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外界获取信息的?眼球的附属结构分别对眼球的具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眼病?这样预防这些传染性眼病?小孩翻“白眼”“白眼”是眼球的什么结构呢?光线强时瞳孔怎么变化?光线弱时瞳孔怎么变化?黑眼睛和蓝眼睛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外界一束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必须经过哪些结构?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在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溢于言表。
6、对学生的评价要科学:
以前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学习结果的评价,不注意过程的评价,不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过程要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评价,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重视检测学生的知识目标达成,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形式的发展,肯定学生的点点滴滴成绩,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
7、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学校教学设备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利用社区课程资源,包括社区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少年宫、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等以及周围的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充分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包括各种生物教学软件、网络上的生物科学教育资源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新课程将以创新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让学生产生创造的欲望,勇于创新。新课改教师要先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充电,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综合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认真努力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出更加光彩夺目的人生。
青荣课堂心得体会篇7
20xx年3月25日至28日,我与另三位语文教师来到贺州聆听了全区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比赛课。这次展示的全区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课一共有15节,选手们是来自广西各市县的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内容均选自一、二年级下册的课文,基本都是以指导识字写字和整体感知课文为教学重点,但教学设计却各显特点,可谓精彩纷呈。其中我最欣赏的有三节课,分别是桂林麦茜执导的《欢乐的泼水节》,柳州林娟娟执导的《鸟岛》,梧州龚岫云执导的《数星星的孩子》。
下面我重点谈谈柳州林娟娟执导的《鸟岛》这节课。
首先,林老师优美动听的声音和标准的普通话,让我耳目一新、陶醉其中,相信全场听课的教师和同学也与我有同感。同时,我深为林老师所任教班级的.孩子感到骄傲和荣幸,因为听林老师讲课一定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听课率应该是很高的。此时我看到林老师的简介,原来她曾荣获全国美文诵读比赛一等奖呢!
第二个亮点,是林老师进行书写指导时,巧妙地把生字的书写重难点编成了儿歌,听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突出了每个生字的书写技巧和具体要求,非常具有实效。比如“离”字这样教:一点一横长,点压竖中线,撇点交叉在中间。下面的“竖、横折钩”要扁宽,“撇折、点”藏里面。瞧,经过林老师一笔一划的边写边说,孩子们都牢牢的掌握了“离”字的写法,这样的教法多有趣也多有效啊!
第三个亮点,是随文理解词语意思,进而指导感情朗读。低年级孩子对词语的理解是有限的,怎样突破这些难解字词呢?林老师采取的是“课件演示,朗读感悟”的方法。比如“陆续、筑巢安家、养育后代”这三个词语,本是比较空洞难解的,但经过直观的课件演示,让孩子们看到鸟岛上鸟儿成群生活、繁衍的情景,使得孩子们自主领会到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而且通过造句、朗读进一步加深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效果非常理想。
还有其他老师一些课堂的精彩,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此次前往,真是不虚此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