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3-02-24 10:01:49 分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把学习或者生活中的领悟用文字记载下来的应用文体,在平时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有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6篇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篇1

独坐窗边,捧一杯清茗,静读《红楼梦》一书,初如白开水,淡而无味,而后渐觉如陈年佳酿,个中滋味,五味杂陈,正所谓千古一梦,都是红楼中人。红楼如酒,小酌怡情,大醉伤身。

古今中外,可有一书,能让人百读百遍义,孰读孰不同?正如作者开篇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此书早已旷古绝今,再续皆为狗尾续貂。

曹雪芹作红楼梦,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自觉红楼有大道寓于其中,道生一,开篇衍生一“石头”,一生二,由石头衍生出神瑛和绛珠,二生三,再衍生出宝、黛、钗,三生万物,是为红楼梦。

仿佛是梦,不太想承认的梦,但却成了现实。我们是否都在做着自我欣赏的美梦,另外却做着可遭批判的言行?正如书中所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是否一生都会生活在如此不真实的大梦之中?

红楼中事,满纸荒唐。红楼中事,满目心酸。总觉得高鹗和刘心武续的后四十回都不甚好,都没有写出曹雪芹心中所想,把红楼的结尾写得太过凄凉,太过小家子心性,没有刚开始的大气,也忽略了许多隐藏的深意。如果曹雪芹没有生在乱世,如果他能够将红楼的结尾公诸于众,或许一切都会不同。但自古乱世生英才,如果不是在那个纷乱的年代,没有那乱世之秋,又何来雪芹何来红楼?红楼大梦,千古一梦。我这小辈自不敢妄加造次,比不上那些红学家,也只是凭着对红楼的亲切与熟悉来谈一些见解罢了。

普天之下,怕是只有红楼才能常读常新,每时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心性都会影响对这书的感悟。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怕也只有这石头记能让人魂牵梦萦,配得上这名著二字。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篇2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红楼梦》,刚拿到书的时候,我还有一点发愁,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呢?等我静下心来慢慢看啊,我渐渐地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水平,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伤为主线,架构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鲜活的人物,凄凉的爱情,演绎出这部读不完读不尽的千古奇书。

红楼梦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丰富生动的语言,不仅稳占中国小说的榜首,而且成为中国的文学的典范和骄傲,并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现在我就来说说我读过的感受吧,翻开红楼梦,一个熙熙攘攘的人物,大观园赫然出现在我的眼前。

林黛玉是有些小肚鸡肠,是有些娇柔做作。但我们仍从她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她的温柔与多才。我也并不否认薛宝钗很完美,她的大方,孝敬是书的亮点。但是,她在完美,也只是封建社会的塑造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如娃娃般只知道一味的服从长辈的命令。相比之下,叛逆的贾宝玉和孤寂冷傲的林黛玉却给我另一番体会。

“花飞花谢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也许有人会说花谢是自然规律,又那样假惺惺的葬花呢?你们不懂,黛玉这是把花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会不会这些花一样,等到花期一过,也会像花儿一样孤零零的落下,没人问?我只能佩服作者了,黛玉葬花已经暗示了最后她悲惨的结局。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我们要有反抗精神。如果当时薛宝钗不答应嫁给贾宝玉,那故事的结局就不会这样了。所以我们在现代这个社会,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后再后悔!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篇3

我总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体现了一种败落的趋势,不管是家族的,爱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没落,这在喜聚不喜散,爱好大团圆结尾的中国古典小说中并不多见。

我不得不感谢续者高鄂,尽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让黛玉死了,管她登仙还是辞世,至少她别了宝玉,很好很好。

不是说我天生残忍喜欢看别人的悲剧,但是,不是有句话说吗?塞翁失马,焉之非福?对于黛玉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她的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的沉眠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还是幸福的。

或许两个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该相遇,因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会将浪漫消磨得一干二净,最终,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着的白米饭。所以,就让浪漫在最美的时候画上句号,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忆。

可是也许你会说,黛玉死的很悲惨,一点也不浪漫,关于这点,我是不赞成高鄂的续书的,也许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许黛玉确实应该泪尽证前缘,这样不是更好吗?她牵挂着宝玉,用她全部的热情为这一知己痛哭,怀着深深的思念,这样的死,何尝不是高贵神圣的,然而高鄂没有这样写,他最终让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愤恨,气极而亡。这不象我们认识的那个高傲自赏的黛玉,反而象个情场失意的一般女子。

尽管如此,她最终是在贾府垮倒前离开这是非之地的,否则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宝玉是个纨绔子弟,他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能给予黛玉的其实很少,谈不上保护与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弱者,所以在他身边,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带着回忆离开他,是一种幸福。宝玉自己能给予黛玉的只是几句好话,他连痴情都谈不上,看看宝钗的下场,不得不说黛玉是幸福的,当然有人说宝钗需要的只是宝二奶奶的宝座,她并不在乎宝玉,是这样吗?难道有一个天生喜欢孤独的女子吗,不管怎么说,寂寞的独守空房总是悲惨的。何况所谓宝二奶奶的宝座她是不是坐上了还是个问题。

如果贾府不倒台,至少宝钗还有容身之地,至少没了丈夫还有富贵,但是不是这样呢?最终贾府沦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地步,那宝二奶奶的头衔之于宝钗还有何等意义呢?没有幸福的生活,没有丈夫的关爱,寂寞的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

可以试想一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厨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是要依靠袭人的救济,然后她当然无法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垂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当生活给宝黛的爱情画上巨大的问号时,黛玉能一如既往的爱着宝玉吗?我想不会,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龙王庙的。然后宝玉最终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还是一走了之,这是很有可能的,他没有照顾好宝钗,负担不起生活,同样对于黛玉,他也不过如此。

另一种可能,万一贾府能重整旗鼓,兰桂齐芳,黛玉和宝玉依旧过着他们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后,宝玉也许会突然发现黛玉皱纹满面,然后会发现身边的袭人竟如同当年的赵姨娘,然后爱情就在岁月中流逝,然后宝玉会回忆那个珠圆玉润的宝姐姐。

其实爱情就是很短暂的,至少这横刀截断的爱情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杰克之于罗丝,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忆,却不是唯一。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篇4

?红楼旧梦令人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红楼梦》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在很小的时候就读过《红楼梦》的少年版,这个暑假怀着一腔对《红楼梦》的向往,再次拜读,翻开那本散发着神秘气息的书。

?红楼梦》主要讲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悲惨的爱情故事

贾宝玉——众星拱月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了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竖着五彩丝簪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清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蹬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晴若秋波。如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这是贾宝玉在书中出场时的描写。他是书中的中心人物,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与他的家庭相违背,在当时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被灌输着“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但贾宝玉不同,在外人看来他是喜欢和女孩“厮混”,其实在我看来他是在逃避那个男权社会。贾宝玉的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的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之分。他憎恶藐视世俗男性,也十分的尊重下层阶级的女性。在书中贾宝玉写过一首《西江月》,可以看出贾宝玉的无奈与在封建社会他的思想不被人们看好。

林黛玉——冰清玉洁

“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主角,是金陵十二钗之首,是贾宝玉的姑表妹。她的性格与贾宝玉相似却又不同,遵从封建道德但性格叛逆,多愁善感但豁达开朗,爱使小性子但宽宏大度养尊处优但具有忧患意识。所以他也是书中最捉摸不透的人物.

薛宝钗——端庄稳重

“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シ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薛宝钗与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有所不同,后两者都有些许叛逆,但薛宝钗就是安于封建社会体系的一个代表。“罕言罕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书中的这句话就正是将薛宝钗的性格写了出来。

这三人的爱情故事凄美悲凉,结局也是令人潸然泪下,《红楼梦》--红楼旧梦,像是写了他们三人的一场梦。

胡适说《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毛泽东说《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历史看;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看见的满是悲伤,虽然我只是浅读了一番,但能深深的感受到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批判。《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小说,它是一个时代的代表。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篇5

暑假期间我读了《红楼梦》一书,它是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家喻户晓的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这本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的描绘,深刻而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满腔悲愤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

这本书在描写人物的技巧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精雕细刻出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是这样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样的外貌描写让我们对王熙凤印象深刻,像刻在脑海里似的。在众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薛宝钗了,因为她不仅性格温和,而且长得美丽大方还很会说话,讨人喜欢。书中写道:有一次宝钗生日,院里搭了个戏台,贾母先叫宝钗点,宝钗点了个贾母喜欢的《西游记》,贾母很是喜欢,宝钗不仅善解人意会说话,而且很有才华,有一次元妃来了,她让宝钗、黛玉等姐妹各题一匾一诗,大家看了看觉得还是宝钗和黛玉写得。宝钗还提醒宝玉不要和元妃唱对台戏,让宝玉把“绿玉”改作“绿蜡”并把讲给他听。书中曹雪芹刻画了许许多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好像浮现出他们的身影。曹雪芹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让我喜欢的还是《红楼梦》里的古诗词了,这是有了这些诗词《红楼梦》才焕发出迷人的光彩。这些诗句中我最喜欢“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这首诗是说,黛玉在为宝玉流泪,除了为宝玉还能为谁呢?本来在为宝玉流泪,收到宝玉赠送的手帕,知道宝玉深知她的心意,于是哭得更厉害了。上面这两句话是林黛玉的心声,但是,她之所以会在那个时候将这两句话说出来,正是因为当时的环境,因为那方帕子而引出的感慨。我喜欢《红楼梦》,不仅是因为这本书刻画人物细致入微、栩栩如生。更是因为这本书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百花园。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篇6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完它我的感触很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贾宝玉从小过着被捧在掌心里的日子,再加上衔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视为珍宝。每日与女孩子玩乐嬉戏,不顾学业,而且软弱无能,但也是因为这样,他的父亲贾政才会不喜欢他,当然,贾宝玉也很惧怕这个父亲。虽然大观园里的人尽是心灵肮脏,争权夺利的人,不过也有真情在,贾宝玉和林黛玉两情相悦,真心相爱,却也逃不过封建社会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运。

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她经常落泪,都说她心眼小,可是她只有贾宝玉这个知己了。林妹妹身体弱,经不起折腾,每天都喝药,都快成了药缸子了。她最后死得太可怜了。不仅芳魂早逝,而且死的时候都是带着遗憾和悔恨。

薛宝钗在大观园里可算是最有心机的女孩了。她为人处事都很能干,蒙住了很多单纯人的眼睛。她人缘极好,却得不到宝玉对她的真爱,她极力讨好每一个人连贾母也不在话下。她最终嫁给了贾宝玉,又怎么样,终究得不到他的心,最后还不是独自一人。

读完《红楼梦》让我见识了人世间的美与丑,善与恶,让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并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肮脏与丑陋的灵魂。

《老红楼梦阅读心得体会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