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草的教案7篇
教案的制定促使教师在教学前进行全面的思考,避免无效的教学活动,通过多元文化的融入,教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全球意识,下面是网客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识字草的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识字草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道学拼音的用处,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我们一起来学首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二、教学单韵母a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 a a。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 a 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覆盖a 的字形,与小姑娘的头部重合。看看 a 的形状像什么?( a 像一个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头上还扎着一根小辫子。)抽拉投影片,使 a 和小姑娘头部分离。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 a a 。”
三、教学a的四声。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领读,模仿,轻读,读准á。(用手势助读。)
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
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也可以用简明确切的儿歌帮助记忆。
识字草的教案篇2
大班前识字活动:有趣的部首
活动目标:
1.在动一动、说一说、找一找中感知“扌”的汉字。
2.发现部首与汉字的关系,锻炼观察、分析、归类的能力。
3.感受汉字部首的丰富性,萌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幻灯片、花形卡片、操作图片与表格、一块黑板、16本图书和椅子书套。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感知手部动作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游戏吧!玩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用手做了哪些动作?
刚刚我们用手做了哪些动作?幼儿说说演演。
二、在动动、说说、找找中感知提手旁
1.感知提手旁
老师带来了这些动作的汉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手除了可以做“抱、拍、握”的动作,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幼儿说,教师记录)
是不是所有和手有关的汉字都有提手旁呢?
老师来读一读汉字,你们做出相应的`动作好吗?
2.寻找提手旁
幼儿找书里带有“扌”的汉字,并圈出来。
看一看大家找的对不对,有没有不一样的?
三、猜测、操作,感受部首的丰富性
1.看动作猜测。
教师演示动作,幼儿猜测动作特点以及汉字的共同点。(带有“足”的汉字可能和脚有关。)
2.图片分类,发现规律。
请小朋友把这些打乱的图片分成三类,想想你按什么理由分的?
看看他们的汉字,发现了什么?(和嘴巴有关的三个字,都有“口”;和水有关的三个字有“氵”;和树木有关的三个字都带有“木”。)
四、观看视频,萌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老师这里还有部首儿歌呢,一起欣赏一下!
汉字的秘密还有很多,下次我们再一起去发现吧!
识字草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正确书写“丁、女、斗”三个生字。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事物联系起来。
3、朗读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会写“丁”、“女”、“斗”三个独体字。
2、感知词串,聆听故事,有感情朗读词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闪烁的小星星》,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吧,会唱的一起唱。
2、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瞧,天上的星星都被你们吸引过来了。星星说啊:今天要跟你们一起学习识字6,还要跟表现得好的小朋友交朋友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首先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到76页,借助拼音读好每个词语。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去拼音读,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3、出示韵文,逐行指名认读并领读。去拼音读,分组赛读。
4、你们认读生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啦!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家小院吧!
三、引读词串,认读词语
1、 你们看,夜晚的星空多美啊!谁来读读第一行?
(1)出示图片,指名读第一行的词语。(读后师纠正个别词语的读音,特别是后鼻音)
(2)出示生字“星”,指名读,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2、你们读的真不错,老师能感觉到星星真亮,你们看看,院子里有谁在看星星呢?(展示:农家小院纳凉图)
(1)(出示:爷爷 奶奶 小丁丁)仔细观察这三个词的读音,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组赛读,注意读准轻声音节。
(2)出示生字“奶、丁”, 指名读,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3、在这美丽的夏夜,小丁丁一家在干什么呢?
(1)对呀,爷爷正笑眯眯地给小丁丁讲故事呢,爷爷手里拿的扇子就叫——蒲扇,齐读。
(2)爷爷坐的椅子是竹子做成的,就叫——竹椅读
(3)爷爷坐在竹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讲故事,奶奶笑眯眯地坐在一旁,小丁丁入神地听着,连墙角的萤火虫都被吸引过来了。出示:萤火虫,指名读。
(4)谁来把这三个词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赛读,男女生赛读)
(5)出示生字“扇”, 指名读,认识户字头,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4、过渡:爷爷讲的什么故事让小丁丁这样入迷呢?你们想听吗?老师已经听到了爷爷讲的故事,现在老师就把爷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但老师有个要求,听的时候得听仔细,听完后老师有问题考大家哦。
(1)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有个漂亮的仙女叫织女,她和人间的牛郎相爱并结成了夫妻,生下了一儿一女。,可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不同意织女嫁给牛郎,于是派了天兵天将来到人间,把织女捉回天庭。牛郎知道后,挑起两个孩子追上了天,眼看就要追到了,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往织女身后一划,立刻,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牛郎和织女的中间,从此以后他们化作了两颗星星,永远闪烁在银河的两岸。每年的七月初七,他们团聚一次。直到今天,我们都能看到,在银河的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一颗是牵牛星,另一颗是织女星。
(2)小朋友,故事中讲到了哪两颗星?
(3)出示:牵牛 织女 读(指名读 齐读)
(4)爷爷刚讲完牵牛织女星的故事,奶奶又给小丁丁讲起了北斗星的故事。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到北方这一组最亮的星星了吗?这就是“北斗星”。北斗星一共有七颗星组成,很像一把勺子。如果你在夏天看星星,在天空的北方发现七颗组成勺子一样的星星,那就是“北斗星”。
出示:牵牛 织女 北斗星 谁来美美地读这三个词语?(分组读 齐读)
(5)出示生字“牵、织、女、斗”指名读,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6)天上的星星,除了牵牛、织女、北斗星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学生说)
(7)其实呀,天上的星星有许许多多,我们看到的只是能发光的及少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星星是不发光的,但他们也存在于宇宙中。
四、学习写字,探寻规律
1、出示“丁、女、斗”,告诉学生这三个是独体字
2、观察都有什么?(长横)复习长横的写法,老师范写。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范写“丁、斗、女”,生书空。
4、唱写字姿势歌。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指导,反馈,集体评议。
板书设计:
识字草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谚语的理解和生字“满”的书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利用学生喜爱的卡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大家看他是谁?出示课件,他就是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博士,他还带来了一些礼物,看这是他带来的智慧星,他让我奖给那些肯动脑、会合作、积极参与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智慧星?要想得到奖品,先过第一关,老师出一些填空考大家。
团结起来__________,一个人的力量__________,集体的力量__________。谁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明,(出示课件)蚂蚁搬豆。
师:其实还有很多的谚语也是说明团结合作精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识字5》。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师: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诀,那就是认真读,反复读,遇到难读的字多拼几次,边读边思考。
2、配乐范读课文。
师:看到你们读的这么有味道,老师也很想读一读。
3、同学互读,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有趣练读。
师:你们喜欢像老师这样读吗?赶紧读给同桌的朋友听吧!
4、读全文。
三、学中发现,积极探究。
1、读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议论。
2、组内说自己对每一句谚语的'理解,也可以提出不懂的地方。
如:
(1)“人心齐,泰山移”图片抗洪,加深对谚语的理解。
(2)“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
出示课件: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再让学生说说这句谚意思。理解“计谋”的意思。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指导学生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出示画面: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
再出示“搓绳”的画面,来理解这句谚语的意思。
(5)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出示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有趣游戏,巩固字形。
1、师生对读,体会每句谚语中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联系,再齐读全文
2、小组学习,让小组与组对口令。
3、背5句谚语。
4、与动物交朋友。
出示课件: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有一群动物,有天上飞的老鹰,地上跑的小兔、大象、小狗等点击他们会出示自己的生字。
师:小博士还带来了一些动物,你们想和动物们交朋友吗?想和动物交朋友有个条件,就要得读有关动物身上的生字,并给生字组个词语,好吗?说明这个朋友跟你已经成为好朋友,谁最有信心。
五、拓展训练,穿插写字。
1、我会读,读出生字。
2、我会记,记住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了。(用熟字去换加偏旁识字)
3、我会写,指导书写。
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5句谚语,给大家很深的印象,比如,“人心齐,泰山移”等,却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自己。
七、实践活动,收集起来的谚语读读。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浆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需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有自由表达的空间,有展示才能的舞台,有自主发现的过程。“在读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作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设计,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还给了学生,使学生放开了手脚,大胆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识字草的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写沙、海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第 一 课 时
激趣引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旅游,小朋友们想去吗?
学习课文
1.播放课件或挂图(海边风景,第1小节内容图)。
来到美丽的大海边,你看到了什么?(随机出示第1小节内容)
2.多种形式朗读。如齐读、拍手读、分组读。
师:今天读到的这种词叫数量词(将词语中的数量词用直线勾出)。其实对于数量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3.激趣识字。
播放课件(图中闪现出生字,海字出现在海水中,鸥字出现在海鸥旁)。怎样认识它们?(学生自主识字)
师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如:海字为什么有三点水?鸥字为什么是鸟字旁?
4.多种形式读生字。(自读,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5.哪位小朋友愿意做导游带领我们一起去旅游?(学习课文第2、4小节)
播放课件(农村田园风光),小导游根据画面做介绍,随机出示课文内容。
小导游带领大家读课文,认识生字。老师适时引导学生了解偏旁表达的意义。
6.学生结合书上插图自学第3小节。
师了解学习情况:你看到了那些景物?知道了哪些数量词?怎样记住溪竿这两个字?
7.复习巩固。
a.旅游结束了,一起看看我们都和哪些生字交上了朋友?(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抽生读,开火车读)
b.多种形式读课文,巩固生字。(分小组比赛读,师生对读)
拓展训练
把教室里的东西、家里的东西用数量词说出来。
第 二 课 时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畦 秧苗
一片 海鸥 一方 稻田
一条 帆船 一座 鱼塘
一道 石桥 一面 欢笑
一群 飞鸟 一把 队旗
一竿 翠竹 一群 铜号
一孔 小溪 一片 红领巾
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口头配上准确的词语。(鼓励学生正确对出不同的词语)然后生生互对。
指导写字
1.观察,读记。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例:竹字左边第三笔是竖,右边第三笔是竖钩。
3.看范写。
老师范写,边写边提示。如,海字左边的三点水,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学生临写。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字的偏旁占三分之一)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识字草的教案篇6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而《识字5》是由五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本课的谚语通俗易懂,给人的启示也很深刻。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都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自己。
学习目标
(一)认识“移、谋”等10个生字。会写“斤、折”等8个生字。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记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5条谚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课件、生字卡、一把一次性筷子
(二)学生的准备:1.认真预习课文。(画出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2.用卡纸画好、剪好边框,以备制作谚语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温故而知新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四个单元的课文了,从中,我们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懂得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五单元的学习。第五单元的课文又是讲什么的呢?请翻开语文书第83页,读一读单元导语,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识字5》。《识字5》收集了几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板书:谚语)
3.简单介绍谚语。(课件出示: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
4.复习旧知: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学过了一些关于气象方面的谚语,你们还记得吗?
课件出示: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过渡: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了非常丰富的知识和道理,你们想学习更多的谚语吗?那赶快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认真读,注意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拼读。)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听录音朗读,体会读书的节奏。
4.齐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
过渡:同学们真棒!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请把书本放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的好朋友排好队来迎接我们了,快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课件出示生字词)
1.自由拼读生字词。
2.说说在读音上,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在读音上要注意的地方。)并相
机利用开火车的方式重点读一读容易读错的生字。(如:柴、折、搓、绳)
3.如果没有了拼音宝宝的`帮助,你还能把生字读准确吗?(自由读、指名读、开8竖列火车读)
4.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能认识这些生字,想必一定有什么很好的记字方法。谁来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指名汇报)
5.师小结:通过这么多小朋友想出的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我们记字就容易多了!真是“人多计谋广”。(卡片同时出示:人多计谋广)
6.游戏巩固生字:踩地雷
四、再读课文,体会谚语的意思
过渡:生字宝宝玩累了,回到了谚语里,谁来把你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听?
1.指名读。
2.齐读课文。
3.真是团结力量大,(板书:贴卡片──团结力量大)同学们读得多好,声音多响亮啊!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画面。你觉得课文里哪一句话送给他们最合适了?
4.课件出示谚语相关的图画:
(1)柴多火烧得旺的画面。(柴多火焰高。)
(2)大片树林。(讲解有关植树防止风沙的故事。)(树多成林不怕风。)
(3)出示“搓绳”的画面。(线多搓绳挑千斤。)
(4)众人抗洪、抗震图。(人心齐,泰山移。)
(5)百花齐放的情境图。问: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百花盛开的季节)(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实验:请一个小朋友到讲台上折一根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怎么了?(筷子轻轻就被折断了)请班上最大力的同学折一把筷子,其他小朋友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他使劲折筷子,筷子没有折断。)从这个实验,你懂得了什么?(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团结力量大。)
五、书写生字
1.出示“斤”与“折”。
2.观察两个生字,你发现了什么?
3.师范写“斤”。提示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撇要平,第二撇是竖撇,横要右伸,竖要垂直。
4.师范写“折”,把“斤”的写法引申到“折”字。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字体左窄右宽。
5.学生先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再动笔书写。
六、实践活动──做谚语卡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绘制好的卡片里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谚语,以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来时时提醒自己,自己。
七、作业
1.认真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选做:制作一张谚语卡,把它送给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板书设计:
识字5(谚语)
团结力量大
识字草的教案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 8个生字和 10个生词。会认9个生字。
2.学会8组反义词。
3.让学生在反义词的训练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反义词的训练。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识记生字,理解第一部分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首歌唱得真好,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像歌里所唱的那样呢?
二、学习前3句。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宇。
1.轻声读课文,找出生字并作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
恨 前鼻韵母 漠 第四声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学生朗读,直到正确为止。
四、学习句子。
1.指名读课文。
2.你能从中找到几组反义词。
美一丑 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一热忱
3、读准字音,看清形,想想每对反义词的意思。
4、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真诚”“虚假”“冷漠”“热忱”。
5.读句子,理解句子的含义。
五、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范写,生练习,完成“我会写”部分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