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班会主题教案5篇
教案的设计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还要考虑到课堂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案中还应包括对学生反馈的收集与分析,以便于改进教学,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礼仪班会主题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礼仪班会主题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
2、让幼儿学会正确吐痰的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惯。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你是怎样吐痰的,你知道随地吐痰的后果吗?请听故事《巨人和毛毛虫》。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毛毛虫为什么会生病?
故事总结:毛毛虫和宝宝是邻居,宝宝随地吐痰,不小心把痰吐到了毛毛虫的身旁,痰里的细菌就钻进了毛毛虫的身体,害得毛毛虫生病发烧了。小朋友随地吐痰是不卫生、不文明的表现,我们要学会正确吐痰的方式,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
3、"看"动画提问导入:小朋友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吐痰方法?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老师为什么给小朋友每人发一张纸巾?
(2)吐痰时应注意什么?
(3)小朋友你们学会正确吐痰了吗?请你做一做。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一件非常不文明的事情,小朋友们出去玩的时候可以带上一些餐巾纸。想要吐痰的时候可以吐到纸上然后放到垃圾桶里,这样才是讲文明、爱护环境的好宝宝。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随地吐痰是一件不文明的行为,小朋友们,吐痰时要先吐到纸上,然后扔到垃圾桶里,这样才是讲卫生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游戏:我会正确吐痰准备:人手一张纸巾玩法:
1、教师先出示纸巾,提问幼儿纸巾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示范正确吐痰的方法。
3、给每位幼儿分发一张纸巾,请幼儿学习。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唱读《儒灵童》儿歌。
(2)教师提醒幼儿有痰先用纸巾包住,再扔进垃圾桶里。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孩子们掌握的不错,兴趣浓厚,但在实践中孩子并不能按学习到的去履行,这需要成人做榜样,并督促孩子去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礼仪班会主题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课,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体会文明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文明用语。
2.(1)语言上讲文明 (2)行为上讲规范(3)生活中讲卫生(4)活动中讲参与 (5)集体中讲团结(6)待人上讲礼貌 (7)处事上讲谦让(8)时时处处讲安全
3. 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
一、班长讲话
同学们,中国自古就是讲究一个礼仪的国度。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的过程。那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衣冠端正、举止文明、遵守纪律、生活俭朴,是对同学们的起码要求。同学们应该保持天生的自然美和质朴美。其次,同学们要注意语言文明,不说粗话、脏话,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同学们在和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家人交往时要有礼貌,要懂得尊重他人,还要待人真诚,做到诚实守信,因为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素养,体现出你对别人的尊重。
同学们,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人本”,想让他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他人,陋习图的是一时之快,丢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所以我
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学生。
二、介绍文明礼仪知识:
坐姿礼仪: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给大家介绍几种坐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其他同学可以跟着做。
站姿礼仪:优美的站姿能衬托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站姿要挺直、舒展、线条优美、精神焕发。给大家介绍几种站姿,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走姿礼仪:无论是日常生活中还是社交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形体语言,也是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活力。请一位同学示范,一位讲解。
三、交往礼仪
(一人讲解,几个人表演)
1、不要言而无信
2、不要恶语伤人
3、及时沟通,消除彼此矛盾。
4、不要随便发怒。
5、不要叫人外号。
四、交谈礼仪
1、介绍交谈惯用语:(两个人表演)
2、电话礼仪(两个人表演)
五、交流意见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由同学们自编自排的小品,名字叫做《课间十分钟》。欢迎他们上台为大家做精彩的表演。 男主持人:他们演得好不好?
生:能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排出这么一个小品来,的确很棒。 女主持人:我想问问大家,在他们的小品中,都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呢?
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说粗话脏话,破坏公物,不尊重老师,遇到老师没有主动问好,捉弄同学,取侮辱性外号。
男主持人:看来同学们都看得很认真,也都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不文明的行为。对于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家是不是感到很熟悉呢?在开怀大笑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有点脸红,有点惭愧呢?在他们的身上,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影子呢?如果有,请你们诚实勇敢的举起自己的手来。
女主持人:看来这些发生在教室里的不文明行为的确是普遍存在的。还记得前几天咱们做过的一个小小的问卷调查吗?你在教室里常有哪些不文明行为?其实刚才那个小品就是根据调查反映出来的情况编排的。请大家看一组数据:有92.75%的同学认为自己在教室里说话不文明,经常喜欢说一些粗话脏话,有53.62%的同学承认自己经常乱扔果皮纸屑,有50.72的同学喜欢给别人取侮辱性外号,有21.73%的`同学没有主动向老师问好的习惯,有14.49%的同学认为自己上课时喜欢讲话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不守课堂纪律,还有9.54%
的同学认为自己有破坏公物的习惯,有5.8%的同学经常随地吐痰。这些就是你们最常在教室里做的不文明行为。
男主持人:对于这些天天发生在你们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大家是怎么看的呢?谁能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一:礼貌用语
女主持人: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大千世界,芸芸丛生,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有时甚至失礼失态,一句“对不起”就能使怨气烟消云散,反之,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酿成人间悲剧。在人际交往中,学会道歉,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我们要学会说“对不起”,力争做个文明少年。而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明用语则是通往心灵的金钥匙,在交际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语,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讲脏话粗话的世界是“黑白”的,讲文明用语的社会才是“彩色”的。
男主持人:除了“对不起”之外,我们还应学会哪些文明礼貌用语?
同学二回答:“您好”“请”“谢谢”“欢迎”“再见”“劳驾”“没关系”“请原谅”“早上好”“请稍等”“请坐”“给您添麻烦了”……
女主持人: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啊。我们一起来看电视屏幕,看看在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当然,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还有很多,同学们要留心观察,注意各种场合使用的礼貌用语,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男主持人:同学们接着谈谈自己对班级中的不文明行为的看法吧。
同学三:扔垃圾
女主持人:是啊,这位同学说到了咱们班的一个咱们班有45位同学,试想,如果每个人都随手往地上扔果皮纸屑,那么教室不就变成垃圾堆了?我校有一千多学生,如果人人都不注意环境卫生,你扔一张纸,我扔一张纸,那我们的校园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坏境卫生要搞好,不能光靠值日生一天三扫,更重要的是保持,所以,我希望从今天开始,每个同学都要改正随手扔垃圾的坏习惯,共同来维护咱们的班级和校园的坏境卫生。能做到吗?
男主持人:刚才两位同学都说得很好,还有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同学四:打招呼
女主持人: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和他一样的想法。可是你们想,老师天天站着给你们上课,为你们批改作业,多辛苦啊,你们却连一个招呼都不打,我们会多失望。如果实在是不敢打招呼,点头微笑一下也总是要的,我相信如果你们给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老师一定会还你们一个更加灿烂的微笑的。再说了,如果面对老师这样熟悉的人,你们都不敢打招呼,那以后出了社会,面对不熟悉的人,你们不是更加胆怯了吗?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养成一个好习惯,看见自己认识的人都要打招呼,点头微笑致意,这样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了。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看到老师,就要主动的打招呼,让老师们看到,咱们班的学生都是讲文明、懂礼貌、有素质的学生,好不好?
礼仪班会主题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情境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学会就餐的基本礼仪,培养学生文明就餐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知道怎样是文明用餐
三、教学难点:
把学到的用餐礼仪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餐盘,筷子
学生:收集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们每天都在吃饭,但是你真的会吃饭吗,老师在课下做了一个调查,了解到很多孩子根本就不会吃,老师把一些同学的吃相拍了下来,那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来分析他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我们一定要仔细看哟! 看录像。
师生逐一分析照片中不文明的举止。从而引出本课
(二)讲授
师:那刚才我们共同分析了这些同学在餐桌上的不文明的举止,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老师以你们为骄傲。我们小学生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文明就餐也是体现我们文明素养的一个方面,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学习餐桌礼仪(板书课题),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用餐礼仪呢?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做总结归纳: 生活中用餐礼仪
(1)吃饭之前,先把手洗干净。
(2)入座时应请长辈先坐,自己才可入座。
(3)入座后姿势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
(保持上身挺直,双手自然摆放在桌面边缘,整个用餐过程都不能趴在桌上,脚踏在本人座位下。用胳膊肘支在桌面上和用手托下巴都是不好的做法。)
模拟练习的用餐姿势。先请一、二位同学到台前用餐盘练习用餐的姿势,一人练习,大家评议,全员练习。
(4)就餐要文雅,要细嚼慢咽。
(5)不要挑食,不要剩“碗底”,更不要独食,父母给自己做好吃的,也要让父母先尝或给他们留部分。
(6)正确使用筷子,不要敲筷、扔筷、插筷、舞筷。
筷子是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我们握筷姿势应规范,吃饭时需要使用其他餐具时,我们就先把筷子放下。不要用筷子叉取食物放进嘴里,或用舌头舔筷子上粘的东西,这些都是很不文明的哟!用筷子敲打碗盘桌面,用筷子指点别人,这也不应该。
正确使用筷子(禁忌)(幻灯片播放)
迷筷不能拿着筷子犹豫不决夹哪些菜;
架筷不能高抬手越过别人正在夹菜的筷子去夹远处的菜;
探筷不能用筷子在碗盘里翻找;
滴筷不能在夹汤汁多的菜肴时用筷子拉抖掉汤汁;
插筷不要把筷子竖插放在食物上面;
敲筷不能用筷子敲打碗的边缘;
塞筷不能夹着多种菜肴一次性塞进口中;
空筷不能夹起了食物,不吃又放回去;
舔筷不能用舌头去舔筷子;
指筷不能一边说话,一边像指挥棒似的舞着筷子,或指着别人。
(7)切不可口对着热汤吹气;喝汤不能发出响声。
(8)口含食物不要与别人交谈。
问学生口含食物有什么危害?
(9)吃饭时要精神集中。
礼仪班会主题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遵守课间活动的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2、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活动重点:
教育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
活动时间: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引入:同学们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已经进入二年级了。我相信每位学生在新的学期里都想好好的表现,为了使同学们成为一个崭新的自我,本月班会课我们结合《学生一日常规》就来谈谈怎样才能遵守学校的各项常规,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二)阅读《一日常规》,了解常规内容。
老师阅读学生一日常规的内容。
(三)说一说,议一议
1 上课铃响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做好课前准备,安静等老师来上课)
2 上课可以随便说话吗?有事情怎么办?(先举手,再发言)
3 课堂上可以做小动作吗?(不可以,这会影响学习,影响别人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希望每个同学今后都要遵守课堂纪律,上课铃响后立即进教室,课本文具摆放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课堂上不要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专心听课,不做小动作。”
(四) 结合本班实际,表扬能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教育不够自觉守纪律的学生。
1、对班级内出现的乱吃零食的现象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明白节约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纪律涣散、影响同学学习的做法进行批评教育,让他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继续抓学生的常规教育,让学生的日常行为符合《小学生一日常规》;
3、对课间在楼道里追逐打骂的现象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在课间能注意安全,大多数学生都能注意到这一点。
(五) 引入:课间活动我们也要守秩序,注意安全,这样大家才能玩得开心。
(六) 表演
① 几个同学挤入教室
② 几个同学在教室里追逐
(七) 讨论:
刚才的表演,他们做得不对吗?为什么?(他们的做法不对,这样既危险,又影响同学们活动,也是极不文明的行为)
(八) 结合本班实际,讲讲在校园里参加课间活动的一些常规要求:
1 .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2 .在教室及走廊行走,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否则很容易因碰撞而出现不友好的行为。
3 .上下楼梯靠右走,楼梯是上下楼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安全,必须按各自方向上楼。
4 .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
(九) 你最喜欢哪些课间活动?说说怎样玩才能有秩序又有趣?
(十)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学生。严格按照〈〈一日常规〉〉要求自己。
礼仪班会主题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少先队、认识队旗,对学生进行热爱少先队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少先队的崇敬之情。
2、懂得尊敬队旗、队徽,会唱队歌也是热爱少先队的表现。
3、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争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
4、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懂得爱国要先爱校、爱集体、爱我们的少先队。
活动对象:
六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
队旗、队徽、队歌及其他知识材料
活动过程:
一、播放“中国少先队队歌”,营造气氛
二、认识队旗、队徽等少先队知识(知识问答)
主持人:一曲激动人心,荡气回肠的队歌。让我们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在它的鼓舞之下,我们像雏鹰一样在高空翱翔,像朝阳一样充满活力!下面请我们的班主任刘老师给我们讲讲关于少先队和队旗、队徽的知识。
老师:同学们!认识我们的少先队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1、你知道队旗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五角星加火炬的红旗。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为红色,象征革命胜利,队旗中央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队旗寓意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
2、那队徽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五角星加火炬和写有“中国少先队”的红色绶带组成我们的队徽。
3、少先队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谁?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我们队。
4、我们少先队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团结教育少年儿童,听党的话,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努力学习,锻炼身体,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做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
5、我们的队歌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吗?(《中国少先队队歌》,原名为《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6、少先队的标志是什么?他代表什么含义呢?(红领巾。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每个队员都应该佩戴它和爱护它,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7、红领巾的意义是什么你知道吗?(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旗是革命胜利的旗帜。我们少先队员佩戴象征红旗一角的红领巾,就是要学习前辈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的精神,继承革命前辈的遗志,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少先队员佩带和爱护红领巾,就要为它增添新的荣誉。)
(老师:既然红领巾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地把它佩戴好呢?)(是)
8、同学们知道红领巾的正确结法吗?
⑴将红领巾折好被在肩上,钝角对脊椎骨,右角放在左角下面,两角交叉。
⑵将右角经过左角前面拉到右边,左角不动。
⑶右角经左右两角交叉的空隙中拉出,右角恰绕过左角一圈。
⑷将右角从此圈中拉出,抽紧。
三、再次学习佩戴红领巾
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多关于少先队的知识,即将成为一名少先队员,那么我们先来学习怎样佩戴红领巾吧,试一度,看看谁的红领巾戴得最好!(班主任适时给予指导)
四、班主任继续知识问答
9、同学们少先队队礼代表什么含义?你知道吗?(少先队队礼表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0、我们少先队的呼号是什么?(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1、少先队的作风是什么?(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12、我们少先队的入队誓词是什么?(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13、少先队设有哪几个基层组织?(少先队可以以学校为单位建立大队,大队下分中队,中队下设小队。)
14、入队手续主要有什么?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应该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成为队员。队员入队要为人民做一件好事(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高歌吧!)
五、学唱队歌
班主任:老师已经给你们讲了很多关于少先队的知识,我们为拥有这样的组织而自豪,现在让我们来学唱队歌来祝福我们的少先队好吗?(学唱《中国少先队队歌》)
六、小组讨论如何爱队、爱国
主持人:我们深深地为我们的少先队而骄傲!那我们小学生要怎样做才能爱队、爱国呢?(小组讨论总结)
学生1:认真佩戴好红领巾,维护好少队队员的形象。
学生2: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丢垃圾,要爱护花草。
学生3: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爱校。
学生4:要有礼仪,要尊敬老师,要爱班集体。
学生5: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报效祖国。
班主任:对,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要从现在开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爱校园、爱周围的每一个人;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佩戴好红领巾,不做有损少先队的事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对集体有意义的事情!
七、班主任做总结发言结束班会
今天班会开得有声有色。看到我们的少先队队徽,你想大声地说句什么?
(我爱你,少先队!我要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