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7篇

时间:2024-08-24 11:53:03 分类:年工作计划

事先准备的教案使得教师能够更好地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通过写一份完整的教案,确保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7篇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感受海狮鼠小弟的珍贵友情和合作精神。

2、在游戏中积极想办法合作解决问题,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助合作的乐趣。

3、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4、鼓励幼儿敢于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故事情节,感受鼠小弟和海狮的珍贵友情和合作精神。

难点:在游戏中积极想办法合作解决问题,体验小伙伴间互相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合作的图片。

2、ppt

3、情境创设:一颗苹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高的苹果树下,鼠小弟正把头仰得高高的,看着树上又又红的苹果呢!接着刚才的儿歌,我开始讲故事了:“有一天,鼠小弟出去玩,看到一棵高高的苹果树,树上结了好多的红苹果,他仰着头,‘1、2、……’(这里,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始一起数了,这个细节很重要,因为故事中苹果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更加衬托出鼠小弟拿不到苹果时非常着急的心情。)

二.讲述故事:

1.鼠小弟真想吃到这红红的苹果啊,他会怎么做呢?”

“我去找个梯子,把苹果摘下来。”赵鹏先说了。

老师装着寻找的样子,在讲台和过道前转了一圈,说:“鼠小弟也这么想的,可是他找啊找,没发现周围有梯子啊!”老师把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学生。

孩子们趣味盎然地看着,马上又叽叽喳喳想新办法了。他们已经进入到问题情境之中。老师没有让他们再说,因为这个问题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呢,要把握好节奏,慢慢来。

“就在小老鼠着急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呢?”来了一只小鸟,拿了一个苹果。

提问:“小鸟怎么拿到苹果的呢?”

幼:“小鸟飞上去,就拿到了。”孩子们边伸出胳膊比划边说。

师:“嗯,来了一只小鸟,拿了一个苹果。”

“鼠小弟看到小鸟拿走了一个苹果,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在故事中,鼠小弟的视点就是叙事的视角,因此,在简洁的画面转换中,以鼠小弟的心情、做法来作为承接,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要是我也有翅膀……”

“鼠小弟不放弃,他想了一个办法,我像小鸟一样飞上去,于是,他拍打着小胳膊,使劲飞呀飞呀……”与此同时,描绘这幅情景的画面也在屏幕上出现了,(让孩子们仔细观察鼠小弟的动作表情,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的细节,是整个绘本故事中最有意思的,孩子们看着画面,也模仿起来,“鼠小弟拍打着小胳膊,飞啊飞啊,可是只能离开地面一点点儿,然后,‘咚’就掉下来了,唉,要是我也有翅膀”“就好了!”)

3.“来了一只猴子,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会爬树……”

“来了一腕象,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

“来了一只长颈鹿,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

“来了一只袋鼠,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能跳得那么高……”

“来了一头犀牛,拿了一个苹果。”

“要是我也有那么的力气……”

这些情节跟上面教学类似,通过老师对故事的讲述,和学生对画面的观察,以及孩子们参与的表演,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故事中不同形象的特点:

小鸟、猴子、象、长颈鹿、袋鼠、犀牛,在摘苹果这件事情上,他们都有着非常强的能力,所以他们很轻松地把苹果拿走了,可是对于特别需要助的鼠小弟,他们却忽视了。(呵呵,其实这也适事的需要,如果第一次小鸟就鼠小弟拿到了苹果,那么也就没有这个故事了。

但是也恰恰在这样的过程中,鼠小弟面对问题,他经历一个不断想办法解决,不放弃的过程,这就是成长啊。可是,一年级的孩子是不能告诉他们这些的,也不能说这些动物不去助鼠小弟,因此,我就在情境中强化了两点:第一,鼠小弟实在是太小太矮了,所以他发出的声音没有被家听到;第二,这些动物呢,他们的目光只盯在了苹果上,所以没有及时看到鼠小弟,这对培养一年级孩子“亲社会”的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在课堂上就高潮迭起,在和同学们的共同演绎中,这个简单的故事被极地丰满了:一个又一个有本领的人来了,拿走了苹果,鼠小弟一开始采用的是求助的办法,但是他太小了,家又都只关注树上的苹果了,所以都没有听到。

鼠小弟就自己动脑筋想办法,他模仿着一个又一个动物的本领,去尝试(这里学生的表演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把自己的脖子伸得长长的,使劲揪自己的鼻子等)这样和画面上幽默的表达效果相得益彰,对于鼠小弟一直坚持不懈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发言是点到为止,整个故事是在非常完整流畅地状态下进行完的,老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表演被有机结合在一起了。

4.先出现了海狮和鼠小弟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观察,我问:“你们发现了吗?海狮出来和其他动物出来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马上说出:“海狮在跟鼠小弟说话。”

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我扮演海狮,问孩子们:“鼠小弟,你在树底下干什么呢?”

“我想吃树上的苹果。”

我往树上看了看,说:“哦,树这么高,你都想了什么办法摘苹果啊?”

学生七嘴八舌地把刚才模仿小鸟、猴子、象等动物的情况又回顾了一遍。

这时,我又开始讲故事了,屏幕上同时打出相应的文字。

“说完后,鼠小弟问海狮:你会飞吗?你会爬树吗?你有长长的鼻子吗?你有长长的脖子吗?你跳得高吗?你的力气吗?”这时我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我成了鼠小弟,下面的学生变成了海狮,他们一边听着问题,一边不停地摇头。

“哎呀,你什么都不会,和我一样,怎么能把苹果拿下来呢?”我故意装作泄气的样子说。

“没关系,我一定有办法的!”男孩子脱口而出,呵呵,这些未来的男性公民们,这时候就已经开始积攒自己的力量了。

“什么办法呢?”我继续问。

“我们找根长棍子,把苹果打下来。”一个学生说。

“不行不行,我刚才都找过了,梯子、棍子都没有。”我又把问题抛回去,让他思考。

“那我们去把象、小鸟他们叫回来,让他们我们吧。”一个学生又说。

“不行不行,他们都回去了,家离这里很远的。”我继续抛回去。

“那我们找蚂蚁吧,让蚂蚁爬上去,把苹果咬下来……”

“我们开飞机吧……”

呵呵,这会儿孩子的思路开始天马行空了。赶紧收,“同学们,你们怎么忘了,海狮也有一样特殊的本领呢!”海狮可以用鼻子把小老鼠顶上去呀。

5.讨论:故事里有这么多动物,你想做哪一个呢?

“鼠小弟,因为他爱动脑筋。”

“鼠小弟。因为他想出办法来了。”

“海狮,因为他爱助人。”

“象,因为他很有力气。”

“小鸟,因为他会飞。”

……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着。

家的想法都很好,如果我们像小鸟、象、长颈鹿一样有本领的时候,请不要忘了往下看看,或许就有一只小小的鼠小弟在等着你助呢!如果我们像鼠小弟一样,又矮又小,暂时还没有更多的本领,那么不要放弃,努力去学习,那么,就一定会遇到海狮这样的好朋友,家互相合作,共同实现美好的愿望。”

课结束了,学生写绘本上要完成的是自己编写的“鼠小弟”的故事,我不知道他们会画出怎样的故事,但是我知道,“海狮和鼠小弟”的形象将会在这个学期中复复出现在我们班,出现在同学们的生活中。

教学反思:

在整个故事学习中,孩子们通过猜想、表达、想像和扮演鼠小弟的各种动作,享受了教学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孩子们对鼠小弟模仿各种动物本领而吃不到苹果时,说出了鼠小弟伤心、无奈,甚至还体验出了鼠小弟的孤。当海狮出来忙并摘到了苹果时是孩子们又是那么地高兴。接着我们讨论话题:要是你是小鸟、猴子、象、长颈鹿、袋鼠、犀牛,就会怎样呢?怎么呢?把自己的想法用“要是…… 就……”表达出来,孩子们的表现都不错。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读懂画面内容,寻找线索,推测萝卜被偷原因,并尝试解决问题。

2、关注画面细节,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萝卜被偷后的故事。

3、体会熊小弟保卫萝卜遭遇的波折,感受锲而不舍的精神。

活动准备:

ppt、小书、图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栅栏

这是什么?哪里见过?可以用来干什么?

小结:栅栏是用木头围成一圈的障碍物,起到防护和隔离作用。

二、多种方式阅读,观察、分析萝卜被偷原因及尝试解决问题

封面阅读,知道熊小弟为保萝卜做栅栏。为什么要做栅栏?要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怎么使用?

2、逐页阅读,分析萝卜被偷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1)熊小弟的栅栏做得怎么样?能起到作用吗?

(2)第二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熊小弟心情怎么样?萝卜为什么会被偷?推测被偷原因

(3)那应该怎么办呢?尝试解决问题。

3、连页阅读,重点讲述第二次萝卜被偷原因及解决方法。

(1)第三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连贯讲述熊小弟分析萝卜被偷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栅栏间隔一样宽了,萝卜还会被偷吗?说说你的理由。

4、自主阅读,连贯讲述第三次萝卜被偷后的故事。

(1)第四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连贯讲述熊小弟分析萝卜被偷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2)栅栏的间隔都这么小了,萝卜还会被偷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5、集体阅读,感受熊小弟锲而不舍的精神。

(1)第五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熊小弟此刻心情怎么样?

(2)熊小弟会放弃吗?你喜欢这样的熊小弟吗?为什么?

(3)揭晓答案:兔子会挖洞!

图表呈现,梳理故事 萝卜总共被偷了几次?每次萝卜被偷后,熊小弟都是怎么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按照故事的发生顺序,依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脉络来梳理故事。

四、故事延伸,拓展想象

你觉得熊小弟接下来会怎么做?如果你是熊小弟你会怎么做?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动物各有各的本领。

2.感受故事的有趣,愿意跟老师猜猜、讲讲。

二、活动准备:

实物(苹果) 多媒体课件 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回忆经验,激发兴趣。

(老师出示实物苹果)

(1)宝宝,这是什么?是一个怎样的苹果?你吃过苹果吗?是什么味道的?

(2)苹果长在哪里呢?瞧,高高的树上有许多红苹果, 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2、猜猜讲讲

(1)谁来了?鼠小弟抬头看着红苹果在想什么?鼠小弟能吃到苹果吗?

(2)它正在想办法的时候,谁来了?(出示小鸟、小猴图片)小鸟、小猴它们也想吃树上的'苹果,那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小鸟会怎么摘?(看ppt:小鸟飞到树上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小鸟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小猴的方法同上。

鼠小弟看到小鸟和小猴都摘到了苹果,它心里会怎么样?

(3)瞧,又来了谁?(出示大象、长颈鹿图片)它们能摘到苹果吗?大象会怎么摘呢?(看ppt:大象有长长的鼻子一下子就摘了一个苹果。同时在大象图片旁贴上一个红苹果)长颈鹿的方法同上

(4)又来了谁?(出示袋鼠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

表演:老师手里拿着苹果,请一宝宝来做袋鼠,跳一跳,看看能摘得到吗?

(看ppt:袋鼠跳得高,摘到了一个苹果)

(5)又谁来了?(出示犀牛图片)它能摘到苹果吗?怎么摘?

(看ppt:犀牛力气大,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它也拿到了一个苹果)表演:现在老师做大树,请一宝宝来做犀牛,学撞树干(犀牛跑得快,撞树干,苹果就掉下来了)

(6)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本领摘到了苹果,树上的苹果越来越少了,只剩下几个了?现在鼠小弟心里怎么样?(更加着急了)

3、动作模仿

(1)瞧,它在做什么?(学小鸟飞)出示鼠小弟动作图放在小鸟图片后面。

它一边学一边想:要是我也会飞该有多好呀!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鼠小弟的样子。

(2)方法同上:逐一出示鼠小弟的动作图放在动物图片的后面。

让幼儿说说;鼠小弟在干什么?想什么?

句型感受:要是我也有……那该有多好??

(3)鼠小弟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它摘到苹果了吗?那我们来帮它想想办法:怎样能摘到树上的苹果?

4、情境设疑咦,鼠小弟在哪里?它摘到苹果了吗?它怎么会在树上,是谁帮助了它呢,哦,原来是海狮帮助了它,海狮有什么本领呢?(海狮用顶球的本领,把鼠小弟抛到了树上,鼠小弟摘到了苹果,你一个,我一个,它们吃得多开心呀!)

5、完整欣赏故事

6、宝宝,你们想吃苹果吗?那我们一起去和朋友们分享吧!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画面进行大胆猜想和讲述。

2.能完整地讲述事件发生的经过。

3.养成仔细看图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张画有苹果树和小老鼠的图。

2.六张连体图。

3一张画有鼠小弟和海狮的图。

活动过程

一、单图激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图,请你们看看图上有什么?

师:你们再认真看看苹果树长得怎么样?小老鼠又长得怎么样?请你们猜一猜,图上的鼠小弟仰着头在想什么?鼠小弟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二、连图悬念,激发猜想。

引导幼儿观察6幅连体图的下半部分,抛出悬念,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猜想。

三、大胆猜想,完整讲述。

1.激发幼儿猜想第一幅图,老师示范讲述画面内容。

2.集体猜想并讲述第二幅图。

3.以竞赛形式,分组合作猜想剩余的四幅图。

4.师小结: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鼠小弟,虽然他暂时摘不到苹果,但是他不灰心,不放弃,一直在想办法。你们喜欢这只鼠小弟吗?

5.出示鼠小弟和海狮的图,激发幼儿继续猜想的兴趣。

师:你们看,这时候来了什么动物朋友,树上还剩下2个苹果,鼠小弟最后能吃到苹果吗?我们带着这幅图回班级再来一起讨论吧。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内容,学说语句:要是我也……

2.在阅读过程中,感知动物的特长,大胆联想。

3.乐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初步感知用自己的特长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对袋鼠、犀牛、海狮等动物的特点有一点了解。

物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介绍图书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吃苹果吗?为什么喜欢?

--出示图书封面《了解名称》

师:鼠小弟站在苹果树下,望着红红的大苹果,想一想鼠小弟用什么办法才能摘到苹果?(幼儿大胆猜测。此处突出鼠小弟的小和矮)师:鼠小弟吃到苹果了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吧!

2.看图阅读,学说语句:要是我也……

(1)集体阅读小鸟,小猴摘苹果,学说句型

①师:(出示图1)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关键词:鸟、飞)看到乌鸦吃了一个苹果,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会有什么想法呢?(幼儿猜测)师:(出示图2),看!鼠小弟在干什么呀?(给与幼儿充分表达的空间,包括学学动作、表情,教师都给与肯定)为什么要这样做呀?

小结:你们说的太好了,鼠小弟就是这么想的:要是我也有翅膀……我们一起来学学鼠小弟,我们一边说一边做。

②师:(出示图3)谁也来摘苹果了?(猴子)猴子是怎么摘苹果的?(爬树)看到猴子摘了苹果,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会有什么想法呢?(幼儿猜测)师:(出示图4)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在干什么呀?它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对,鼠小弟想:要是我也能爬树……我们也来学学这只鼠小弟!

(2)自主阅读画面,观察大象、长颈鹿摘苹果,引导幼儿表达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谁会来摘苹果?等会把你看到的告诉我们!

(播放图5、6、7、8)师:你看到了什么?鼠小弟会怎么想?请你用"要是我也……"的话来说一说!

(幼儿大胆表述,教师引导)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结:小鸟会飞,猴子会爬树,大象有长长的鼻子,长颈鹿也有长长的脖子,他们都能轻松地吃到苹果,而鼠小弟没有这些本领,费了很大的劲儿也没能吃到苹果。

(3)发挥联象,大胆创编袋鼠、犀牛如何利用自己的长处摘苹果师:袋鼠,犀牛也来了,他们又会用什么本领来吃苹果呢?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看了又会怎么做,怎么想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教师巡回倾听、引导。

师:谁愿意来说说袋鼠怎么摘苹果?鼠小弟会怎么想?

师:犀牛呢?是这样吗,我们赶紧看一看!

(幼儿说完分别看图阅读)小结:袋鼠能一下跳的`很高,犀牛力气非常的大,他们也都能吃到苹果,而鼠小弟还是没有这些本领,不但吃不到苹果,反而搞的自己鼻青脸肿的。

师:看着动物们一个一个摘走了苹果,他会怎么样?(很伤心,不开心)

3.续听故事,感受乐趣

(1)教师继续讲述,幼儿猜测结果师:就在鼠伤心难过的时候,来了一只海狮,鼠小弟问它:你会飞吗?你会爬树吗?……海狮回答说:不过,我有一个本领……)师:咦?!海狮有什么本领呀?他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合理想象)

(2)揭晓答案师:看看猜对了吗?(顶、合作)有趣吗?

4.完整感知欣赏故事,经验迁移师:故事名字还记得吗?我们来完整的欣赏吧!

--完整倾听,并提问师: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你喜欢海狮吗?为什么?

小结:原来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我们小朋友和鼠小弟一样还小,力量有限但只要我们友好合作,就能把平时不能做到的事完成。很鼠小弟一样不要放弃、勇敢地尝试、努力学习,一定能成功。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教学决定,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探讨、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时享受探索的快乐。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认为,我设计的这节课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能跟随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主人公遭遇波折的情绪变化,理顺故事发展进程。

2.知道一些工具的作用和方法,理解“高度”与“间隔”的含义。

3.能在故事情境中,站在主人公角度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了解与栅栏相关知识,知道栅栏的用途;

物质:栅栏图片;表格。

活动重难点:

根据画面内容推测主人公的想法及解决的办法,并体会故事幽默的结尾。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阅读故事的兴趣。

出示栅栏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

小结:栅栏有防护的作用。

二、分页阅读故事,体会故事主人公遭遇波折的情绪变化,并了解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

1.出示封面,结合图画与书名预测故事情节,激发幼儿阅读故事的兴趣。

师:熊小弟准备做什么?为了做栅栏,他准备了哪些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故事画面,跟随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主人公遭遇波折的情绪变化。

(1)熊小弟有块萝卜地,他正在干什么?他用了什么工具?熊小弟的栅栏能防到兔子吗?(鼓励幼儿猜测)

(2)第一次萝卜不见了。

萝卜不见了,熊小弟的表情怎样?兔子是怎么拔到萝卜的?引导幼儿观察栅栏,发现栅栏存在的问题。(了解“高度”的含义。)找出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熊小弟是怎么修改栅栏的?用到了什么工具?(通过集体学说到个别展示的策略,鼓励幼儿用连贯的话说一说熊小弟修改栅栏的`过程。)

(3)第二次萝卜不见了?

萝卜怎么还是不见了?熊小弟的心情怎样?栅栏还存在问题吗?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看法。(了解“间隔”的含义)栅栏还可以怎么修改呢?

熊小弟是怎么修改栅栏的?用到了什么工具?(通过个别幼儿示范学说然后集体练习的策略,让用连贯的话说一说熊小弟修改栅栏的过程。)

(4)第三次萝卜不见了。

萝卜又不见了。引导幼儿观察熊小弟的表情,学一学,说说熊小弟的想法。猜猜兔子是怎么偷到萝卜的?

这次应该怎么修改?(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栅栏间隔的变化。)

(5)第四次萝卜不见了。

萝卜还是不见了!这可愁坏了熊小弟,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你们觉得这次兔子是用什么办法拔走了萝卜?

(6)鼓励幼儿探讨萝卜还是不见的原因,体会故事幽默的结尾。

(7)分组讨论到底兔子是怎么偷到萝卜的,揭晓故事结局,原来啊……

三、借助故事图谱,理顺故事发展进程。

1.出示图谱,教师示范演示操作图谱。

2.师幼共同回忆故事,理顺故事进程。

四、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继续解决问题。

师:熊小弟修改了几次栅栏,还是没有能保护好萝卜,狡猾的兔子们还是偷走了萝卜。我们小朋友回去帮熊小弟想办法,怎样防止兔子拔萝卜。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了解图画书1-5页内容。

2、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通过观察图画书中主角的动作、画面符号、栅栏变化等关键信息进一步理解图画书1-5页内容。

重点难点

阅读策略的自主形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人手一本图画书《熊小弟的栅栏》、关于图画书的课件

经验准备: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封面,进行故事猜想,产生阅读兴趣。

1、仔细观察封面,猜一猜,这是一个关于“谁”的故事?

2、“栅栏”昰什么意思?

二、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自主阅读1—5页,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教师进行指导。

1、提醒幼儿正确的看书方法,仔细地观察画面内容,并尝试用语言将故事内容进行阐述。

——谁来说一说我们有哪些看书的好方法。

——仔细观察画面,把你看到的内容,尝试着用完整的句子说出来。

2、请幼儿交流分享自己看到的故事内容。

——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熊小弟种的胡萝卜被谁拔走了?

——萝卜被拔后,熊小弟做了什么?

——熊小弟调整栅栏后,栅栏有什么变化?

三、教师和幼儿集体阅读1-5页,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主角的关键动作、画面的关键事物等细节内容,进一步充分理解故事内容。

1、理解图画书中的符号:三个圈、问号在这本图书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p1-3)

(1)理解第一页

——他手里抱着什么?他可能要做什么?(这个地方就是你看到的关键的地方!)

——熊小弟这样做昰为了什么?你从画面的`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这里的三个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第二页

——熊小弟在想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问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

(3)理解第三页

——熊小弟在想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它想象中的栅栏与现实中的栅栏相比,有什么变化?每个木桩的高度一样吗?

2、抓住主角的关键动作、图画书中的关键事物,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p4-5)

——他在怎么调整栅栏?他到底是想把栅栏修得更高,还是更矮?为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揭晓谜底,出示第五页,对比第一页和第五页栅栏的变化,请幼儿仔细观察后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3、教师总结阅读策略:原来我们每一页的画面中都藏着巨大的秘密,图画书中的各种符号,主角的动作、神态,画面上任何细节的地方,都有可能是提醒我们的关键信息,仔细地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关键的地方,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一本书里的故事。

四、结尾,根据关键信息,猜想故事的后续发展。

——这一次栅栏发生变化后,它会保护好胡萝卜吗?为什么?

——想一想,接下来他可能怎样变化栅栏?

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我真正体会到了教师的引导与退位对幼儿核心经验获得的重要性,在幼儿一遍又一遍的翻看故事书的同时,教师更加需要做的是让幼儿产生的疑问,顺着疑问,让幼儿自主调整自身的阅读策略,从而从书中获取大量关键信息,以获得对故事书更好的理解。

《绘本鼠小弟鼠小弟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