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种西瓜教案6篇

时间:2024-07-10 13:53:12 分类:年工作计划

教案的内容应该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教案中的详细计划和步骤可以引导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网客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种西瓜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种西瓜教案6篇

大班种西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根据提供的平衡台进行游戏,并且完成一定的任务。

2.发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集体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种辅助材料、球、网球

活动过程:

一、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准备活动。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自己选择平衡台做各种动作。

二、1.故事情节: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围是一条小河,我们要想办法把西瓜运出来。

2.进行一些准备练习:站立传西瓜(引导幼儿多种方法)、3.摆木桩进行游戏,开始运西瓜。(讲一些要求)4.加大难度运网球四.游戏评价。

1.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和能大胆尝试新方法的幼儿2.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活动反思:

运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大班种西瓜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1、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2、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3、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1、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

2、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3、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5、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6、请个别幼儿讲述。

(1)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2)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3)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4)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7、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1、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2、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

3、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收获一:要善于在活动中提供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空间。本次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始终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收获二: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秩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活动习惯。课堂上把幼儿的情绪、积极性调动起来是教师所追求的,但过分活跃没有秩序一定会影响教育效果。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在日后的工作中应逐步积累控制课堂秩序的经验。

收获三:在幼儿的创造性讲述中,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是激励幼儿再次积极表现的前提和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动中多次让幼儿进行想象描述、想象添画,其中每一个环节,我都充分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创造,使幼儿更有积极性投入下一次创作中。

小百科:西瓜皮,别名西瓜翠衣。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外层果皮。采制 7~8月收集西瓜皮,削去内层柔软部分,晒干;也有将外面青皮剥去仅取其中间部分者。

大班种西瓜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大镜观察西瓜虫,感知西瓜虫的主要外型特性及其生活习性。

2.对小虫子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放大镜、画纸、笔、塑料透明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西瓜虫。

1.教师出示西瓜虫的图片,引出话题:

“你们认识西瓜虫吗?”“你知道西瓜虫哪些有趣的事?“你知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讨论怎样去捉西瓜虫。

1.教师:“幼儿园里什么地方有西瓜虫?我们到什么样的地方才能捉到西瓜虫?

2.教师:“我们捉西瓜虫需要哪些工具?捉西瓜虫时需要注意什么?

三.幼儿在园内自由寻找西瓜虫。

教师鼓励幼儿结伴去找西瓜虫,并提醒幼儿听到信号就结合。

四.交流捉西瓜虫的经历。

1.教师“你们找到西瓜虫了吗?怎么发现的?是在哪里找到的?

2.教师小结:西瓜虫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五.观察西瓜虫并进行交流

1.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观察西瓜虫。

教师:“西瓜虫这么小,我们能看的清吗?可以用什么工具让我们看清它?

2.引导幼儿自由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自由观察“西瓜虫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西瓜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教师可让幼儿自由说)

六.引导幼儿画西瓜虫,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

教师:“今天西瓜虫跟我们一起玩,我们给这位小客人画个像吧!

大班种西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的相互关系,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在观察的基础上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按故事发展的顺序讲述图片内容。

难点: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的相互关系。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ppt1两只蚂蚁的.故事)、故事图片(ppt2——ppt9、ppt10——ppt18)、讲述图片(ppt19——ppt20)、黑板、粉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大六班的小朋友观察能力特别强,今天曹老师就准备了好多图片来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谁能在仔细地观察每幅图片后找出藏在图片中的故事。

请幼儿在仔细观察图片后讲述,教师引导幼儿多纬度讲述。

小结:图片与图片之间是有关系的,只有我们仔细观察图片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把好听的故事找出来。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图片,分幅讲述,并找出幅与幅之间的关系。

(ppt2)师:老师这里还一个更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图上有谁,它在干什么?(提示“推、又大又沉”)

(ppt3)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表情。

师:你们猜一猜它们之间可能会说些什么?(提示:米米鼠是把瓜瓤送给了蚂蚁,剩下的瓜皮做成了一顶帽子。)

(ppt4)师:米米鼠又碰到了谁?(提示:观察小熊的表情、动作)

(ppt5)师:小熊怎么了,米米鼠是怎样做的?(提示:是夏天中暑了)

(ppt6)师:它又遇到了谁?蜗牛是什么表情?

(ppt7)师:这时米米鼠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ppt8)师:蜗牛会对米米鼠说什么?

(ppt9)师:①图中这是谁?②米米鼠可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③妈妈又可能对米米鼠说什么?

小结:米米鼠非常的乐于助人,我们都应向它学习。

2、按故事发展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

师:让我们完整地讲述一次这个好听的故事吧。咦?故事还没有题目呢,我们来给它起个题目吧!(教师把幼儿所说的题目写在黑板上)

教师和幼儿一同完整讲述。

三、活动延伸:

曹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好看的图片,我们利用区域时间仔细地观察,把它们也编成好听的故事吧!

活动反思:

为了把握本节活动重点,我运用了“小蚂蚁的伞”这一故事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图片幅与幅之间是有关系的,只要找到了这个关系,就可以从中找出好听的故事。在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也为孩子下一步的活动作了铺垫。在与幼儿分析故事的环节,我运用了以米米鼠为主人公的故事,该故事顺序性强,幅与幅之间关系清晰,便于幼儿理解讲述,而且它把西瓜的变化隐藏图中,一线贯穿,为难点的突破设置了点睛之笔。在延伸部分,我为幼儿提供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幼儿想象力、语言表达兴趣的故事《新乌鸦喝水》,以一幅图片为主图,分角度自主选择不同图片来搭配讲述成为不同的故事。

为了激发幼儿讲述兴趣,我将图片以ppt的方式演示,首先将三幅图设置在同一个模板上,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三幅图幅与幅之间的关系。在讲述故事时,我将相邻的两张图片制作在同一张模板上,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幼儿积累了相关故事的经验后,我请幼儿为故事创设题目,发展幼儿抓重点总结故事的能力。我将图片按顺序演示,便于幼儿连贯地讲述。在环节模板之间及时切入空白模板,可有效地把幼儿的注意力由幻灯片转换到教师身上。

大班种西瓜教案篇5

游戏目标:

1、在游戏中注意不与他人碰撞,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游戏准备:

幼儿已吃过西瓜的经验、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游戏玩法: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师:"西瓜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绿绿的皮,红红的瓤,黑黑的籽,西瓜不但香而且特别甜。

2、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吃西瓜的时候首先要把西瓜怎么样?""洗一洗,然后切开。"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切西瓜"的游戏,想一起玩吗?

3、幼儿一起来到橡胶地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

师:首先呢,我做切瓜人,来大家跟我一起说: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我把西瓜切开来!边说边做动作。

4、教师再次强调游戏的玩法:切瓜人要随儿歌节奏切西瓜,最后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来"的时候,将身边两位小朋友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小朋友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先到达的小朋友为胜,先到的小朋友就是新的"切瓜人"。

5、开始游戏:小朋友可以分成6—8人一组(要求切瓜人要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起念。)

大班种西瓜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发展语言,培养幼儿记忆力。

2、认识汉字“西瓜”,能用“瓜”说词。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挂图:(1)大西瓜(2)剖面图(3)西瓜皮做成的船图(4)儿歌挂图:西瓜大,西瓜圆,红红瓤儿真是甜。瓜吃完,皮做船,黄色手绢做船帆。

2、有《大西瓜》歌曲的碟片一张,课前放给幼儿观看。

3、黄手绢一张,小纸棒一根,黄色蜡光纸一张。

4、西瓜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入,认识汉字“西瓜”

师: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小朋友猜猜是什么水果?引导得出是“西瓜”。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西瓜,看看和小朋友吃的'西瓜有什么不同?(引起幼儿好奇心,出示字卡西瓜,幼儿认读)

师:西瓜字宝宝里边,有几个字宝宝?(引导幼儿分别认识汉字西和瓜)小朋友知道有西瓜,还有一些什么瓜?西瓜里边有些什么?哪些东西可以吃?(引导用“瓜”说词,了解各种瓜以及西瓜的结构,过渡到学习儿歌)

二、观看挂图,学习儿歌

1、学习第一句:西瓜大,西瓜圆。幼儿看图,自己总结说出这句话。

2、看剖面图

幼儿自由发言,说出瓜瓤的颜色和味道,完整连贯说出:红红瓤儿真是甜。

3、看第三幅图

看看瓜吃完了吗?吃完了可以用来做什么?引导幼儿自由发言,个别幼儿提名回答。有一首《大西瓜》的歌,小朋友会唱吗?(唱:大西瓜,圆又圆,切开就是两大碗,你吃一碗,我吃一碗,留下空碗当小船,留下空碗当小船。)歌里面的大西瓜吃完后,留下皮来做什么?(当小船)引导得出:挂吃完,皮做船。

师:这样的小船跑得快吗?如果加上船帆以后,风一吹,就会跑得快。用什么来做船帆呢?(出示黄色手绢)引导幼儿念:黄色手绢做船帆。看看这儿有船帆吗?老师带来了船帆(出示小纸棒,黄色蜡光纸,贴上去)

4、幼儿看三幅图,完整念儿歌。

5、幼儿看儿歌挂图,完整念儿歌。

三、巩固识字

1、观察儿歌挂图,问:小朋友刚才念的西瓜大,西瓜圆,“西瓜”字宝宝在那里呢?(幼儿找,用红笔圈出来)

2、数一数,这里一共有几个“西瓜”字宝宝?还有个“瓜”字宝宝在哪里?

3、出示已识汉字若干,幼儿认读,找出“西瓜”,给它照相。

四、幼儿朗诵儿歌,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幼儿在兴趣盎然的游戏活动中,快乐地识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大班种西瓜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分类

关闭